黄山:卢浮宫和香波堡

标签:
罗浮宫城堡香波堡法国邮票 |
分类: 《上海集邮》征求意见稿 |

图1
卢浮宫原来是一座城堡,14世纪,查理五世国王把失去防御功能的城堡改建为哥特式的皇宫。2013年,法国哥特式艺术小本票中有一枚是这座皇宫15世纪初的绘画(图1)。1528年,弗朗索瓦一世要求建筑师皮埃尔·莱斯科特拆除所有的老建筑,以文艺复兴风格建造新的宫殿,改造和扩建延续了几百年。

图2
为了说明卢浮宫建造的历史,笔者画出它的平面简图(图2)。其中蓝色方框是早期城堡和宫殿的位置,红色线框是莱斯科特设计卢浮宫现存最早的建筑部分,称为莱斯科特翼,到了路易十三时期又建了中间高出来的钟楼和完全对称的北翼,在1989年中法联合发行的邮票上看到的就是这部分(图3)。钟楼上面有类似古希腊雅典卫城的女像柱,展示在2019年的法国《历史建筑的风格》小本票的邮票上(图4)。

图5
到路易十四的时候,方庭四周的楼都建起来了,还剩方庭的最东面,也就是卢浮宫的东立面(图2黄色线框所示)。它的设计几经周折,甚至还请来了意大利建筑大师贝尼尼,但最终没有采用他的巴洛克式,而采用完全古典主义的方案。法国1947年纪念《万国邮联第12次大会》的邮票图(图5)就是按图2箭头方向看的东立面。这个立面全长172米,高28米,分上下3层,底层高度为总高三分之一,中央部分略微凸出,宽28米和高相等成为一个正方形(图6),上有山墙。整个立面对称简洁,单纯理性,但是它的柱子全部采用耦合式的科林多柱式,是对古典柱式的发展。众所周知古希腊和罗马对柱式的形状、尺寸以及间距都是非常讲究的,这种成对的耦合式柱式在文艺复兴后期才出现,卢浮宫的东立面是其典范。

路易十四之后,卢浮宫的建造停顿下来。法国大革命以后,卢浮宫从宫殿变成公共博物馆。拿破仑时代又建造了南北两座大楼:黎塞留馆和德农馆(见图2),它们都沿用了文艺复兴风格并带有巴洛克风格。1989年,在拿破仑广场的中央,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成为博物馆新的主入口(图7),玻璃金字塔不但没有破坏卢浮宫古典建筑的和谐,而且两者相映成辉,展现了大师的高明之处。邮票的过桥上是蒙娜丽莎的眼睛,下面的法文小字是温馨提示“Ferme le Mardi”(周二闭馆)。

图8


图12

图21
另外5枚邮票除了罗浮宫(图21)外,还有埃库昂城堡(图22)、阿内城堡(图23)、安西勒法兰克城堡(图24)和瓦朗塞城堡(图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