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姬新平:《中国香港紫荆花自动化邮票》展品的编组

(2024-03-22 18:32:06)
标签:

香港

自动化

紫荆花

邮票

邮展

分类: 《上海集邮》征求意见稿
姬新平:《中国香港紫荆花自动化邮票》展品的编组

笔者的《中国香港紫荆花自动化邮票》(下称《紫荆花》)邮集在广州2019首届粤港澳大湾区集邮展览中获现代(传统)类大镀金奖加特别奖。

笔者最早接触香港紫荆花自动化邮票(下称:紫荆花票)约在20年前,经常收到香港邮友寄来贴用此票补资的新邮首日封。紫荆花是香港特区的市花,也是区旗、区徽的图案。因此,用紫荆花作为邮票图案,意义非凡;而且这是特区发行的第一套印有“中国香港”铭记的自动化邮票,这是国家行使主权的象征。

紫荆花票的发行是香港回归祖国后的翌年12月7日起,直到2008年,位于香港中环邮政总局尖沙咀邮局和告士打道邮局三处的邮票出售机全部拆除止。整整10年中,此票成为打印期最长的香港自动化邮票。目前,紫荆花票在香港仍可使用。正是因为紫荆花票具有打印和使用期长、面值多、产生的变体多、实寄封种类多的特点,非常适合按照现代(传统)类来组集。

姬新平:《中国香港紫荆花自动化邮票》展品的编组
图1

笔者在编组《紫荆花》时,将展品的计划分为三部分:(1)邮票的印刷与打印,用1框来展示;2)机设面值邮票与使用,用2框来展示;3)非机设面值邮票与使用,2框来展示。展品结构整体较为均衡,贴片之间也比较协调。素材中使用了底纸、试机票、变体票、非机设面值高值票和实寄封(图1)

姬新平:《中国香港紫荆花自动化邮票》展品的编组
图2

姬新平:《中国香港紫荆花自动化邮票》展品的编组
图3

自动化邮票从印刷厂生产、出厂到邮局发售方式,与传统邮票不同,虽是预先印刷好底纸(在《紫荆花》中称“原票”),但还需要在邮票出售机上打印面值,这其实是“二次”生产的过程。部分邮票的印刷与打印,笔者用了1存档紫荆花底纸四方连样票(仅发现3件)和多件双连和五连底纸来展示其印刷特征,并展示了邮票出售机在安装、调试、更换色带、检修、维护过程中的白纸打印、细格纸打印、底纸打印测试票。此外,由于机器的故障、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在打印过程中产生裁切移位、重打、漏打等诸多类型的变体,这都是邮集中的好素材(图2、3)。在《紫荆花》展品的第一部分“邮票的印刷与打印”中,用大量的变体,重点展示和说明紫荆花票在打印过程中产生的裁切错误、打印移位、漏打印、重复打印等。如$0.1未完全裁切八连;漏打印程度不同4枚一组;面值仅打印“$未完全裁切三连;面值“$000.1”三重、五重、六重打印。

 

第二部分机设面值邮票与使用,分为两个小节,分别是调资前、后机设面值邮票与使用。1998年12月7日首次使用的机设面值分别是$0.1、$0.5、$1.2、$1.3、$1.6、$2.1、$2.5、$3.18种。2002年4月1日,机设面值因邮资变化而作相应调整,分别是$0.1、$0.5、$1.4、$1.8、$2.2、$2.4、$3.07种。因机设面值邮票使用率高,笔者用到二个贴片对每一种面值进行了独立的展示和说明,用漏印、重印、裁切移位、双连等大量的变体来展示在打印过程中的“故障”特征;机设面值的使用用了本港明信片、本港信函、中国内地信函、海外二区信函来阐明机设面值邮票的各种不同的业务,其中有变体封、欠资封等重要实寄封素材。

姬新平:《中国香港紫荆花自动化邮票》展品的编组
图4

姬新平:《中国香港紫荆花自动化邮票》展品的编组
图5

姬新平:《中国香港紫荆花自动化邮票》展品的编组
图6

第三部分非机设面值邮票与使用,这是紫荆花票不同于传统邮票的一个较为重要区别。邮票出售机可接受香港通用的各种硬币($0.1、$0.2、$0.5、$1、$2、$5、$10等7种面额的硬币),同时机器设有找赊功能,由于每次最多可以投入27枚硬币因此,用户除了可打印机设面值外,还可以利用不同面额硬币的组合打印$0.1—$270.0之间的任意面值。这样极大地方便了超邮件的补资加贴,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而且,较低面值($1以下)可以与其他票相贴付般邮件的第一档和第二档邮资。尤其是在调整邮资的初期,新面值票尚未发行,较低面值票可以与已有邮所需邮资,既方便用户,也方便邮政(图4—6)

笔者在编组《紫荆花》展品过程发现一个问题,紫荆花非机设面值$10以上、尤其是$20以上未使用高值票较少见,$100以上更是凤毛麟角。究其原因大概有三:一是紫荆花票随时可以打印,用户一般都是随用随打,没有必要大量囤积高值票;二是高值票大都用来寄超重邮件或快递包裹等资费较高的邮件用户不必备存高值票;三是售票机拆除突然,再想打印已是水中捞月。由于《紫荆花》属于现代(传统)类展品,不宜展示信销票,因此在展品中笔者全部使用新票,$10以上非机设面值新票51枚,其中$20以上30枚,最高面值$2703枚。在非机设面值票的使用中展示了一些重要的实寄封素材,如较为少见的本港快递、高值保价信函、邮政快递、邮政包裹等,仅最高面值$270邮政快递就展示了2枚(图7)

编组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在邮展评审规则中,现代(传统)与传统相比,现代(传统)更注重处理。《紫荆花》展品第一次参加全国邮展是常州2018第18届全国邮展,成绩是大银奖(79分)。在与评审员交流中得知展品在编排和素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在“常州2018”邮展特别规则中现代类展品处理和重要性为30分(处理25分,重要性5分),邮集仅拿到18分,得分较低。因此,笔者对展品进行了大手术,将原来31cm×29cm的中贴片换成了23mm× 29mm贴片。在内容上也作了调整,使展品整体更加均衡布局更加丰满美观;同时增加了打印变体、非机设高面值新票和高值实寄封等较多重要的素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