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复:飞机发动机的演进

标签:
飞机发动机螺旋桨喷气式涡轮 |
分类: 《上海集邮》征求意见稿 |

图1
螺旋桨飞机
1986年的加拿大邮票,飞机头部螺旋桨的大特写(图1)。它告诉我们,早期飞机能飞起来,动力就靠用空气螺旋桨将发动机的功率转化为推进力。
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直到二战结束,几乎所有飞机的动力都是螺旋桨结构。这一点从各国邮票上的飞机图案中可以一目了然。

图2
螺旋桨飞机按不同发动机类型,可分为活塞式(图2)和涡轮式(图3)两种。按螺旋桨与发动机相对位置的不同,又分为拉进式螺旋桨飞机和推进式螺旋桨飞机(图4)。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桨叶用材和加工越来越讲究。
从邮票上不难看出,装在发动机前面的螺旋桨叶,“拉”着发动机前进,而装在发动机后面的螺旋桨叶,“推”着发动机前进。

图5
除了上述两种外,图5这枚意大利邮戳上的水上飞机,发动机前后都装有螺旋桨叶,这叫做串置式螺旋桨。串置式结构用于少数大型飞机和水上飞机,如摩纳哥“空中巨鸟”邮票上发动机多至8—12台(图6),形成拉进和推进的混合型。早期的飞机曾有不少是推进式的,但效率不如拉进式高,而且很难在机身上找到安装发动机的恰当位置。
涡轮螺旋桨飞机
1930年英国人惠特尔发明了第一台涡轮喷气发动机,靠喷管高速喷出的燃气产生反作用推力。于是涡轮喷气发动机很快便以其强大的动力、优异的高速性能取代了老式活塞式发动机,成为战斗机的首选动力装置,并开始在其他飞机中得到应用。

图7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功率重量比,比活塞式发动机大2—3倍,而且发动机截面积较小,所以在600—800公里/小时速度范围内的客机、运输机大多为涡轮螺旋桨飞机。为了进一步增大速度,降低燃油消耗,美国于70年代采用8—10片具有后掠的薄剖面桨叶。瑞典“福克F”型飞机(图9),从空气动力学角度对桨壳和发动机短舱进行一体化设计,使阻力和噪声达到最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