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巴鲁克,读李驰

(2009-11-07 11:23:21)
标签:

股票

分类: 价值思考

    

    近读《巴鲁克传》,感到即便是投机或者说真正的投机也是基于价值分析的基础之上,而不是狂热的跟风炒作。如果说,做为投机大家巴鲁克与巴菲特的真正区别,李驰的分析十分到位:巴菲特像是位内力深厚的太极高手,而巴鲁克更像一剑封喉的剑客。巴鲁克的名言是“我总是卖得太早”,但却保住了财富,并使财富能够不断的增长。对于如何卖出,我们需要认真学习鉴借巴鲁克的风格,能够在高涨的股市中果敢卖出。现在说这话也许不是时机,因3000点不是高点,也不是低点,也许是未来几年股市振荡的中间地带。但巴鲁克的话对我们来说永远有价值:当人们都为股市欢呼时,你就得果断卖出,别管它还会不会继续涨;当股票便宜到没人想要的时候,你应该敢于买进,不要管它是否还会再下跌现将李驰的博文转贴如下:

 

20世纪伟大的投资者伯纳德.巴鲁克名言:我总是卖得太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投机大师”伯纳德·巴鲁克

  “投机大师”伯纳德·巴鲁克,犹太人,生于1870年。在当时的证券界,其声誉炙手可热的程度一点也不逊于今日之巴菲特和索罗斯。有人甚至说,整个证券市场所包含的投机因素也不及巴鲁克一个人来得丰富,但他本人却并不喜欢“投机大师”这个雅号。

 

  巴鲁克的确注意投资机会。他在28岁那年的一个星期天晚上,旅途中无意听说西班牙舰队在圣地亚哥被美国海军歼灭,这意味着美西战争将随即结束。巴鲁克立刻意识到若能在翌日黎明前赶回办公室操作,准能大发一笔。但苦于当时的班车在夜间不运行,他便急中生智,赶到火车站租下一列专车,连夜疾驰,终于在黎明前赶到办公室。在其他投资者尚未醒悟时,巴鲁克倾全力果断出击,结果赚了个钵满盆盈。

 

  最能证明巴鲁克实力的,莫过于他能够在1929年大危机到来前夕顺利逃顶。也正由于大危机,巴鲁克对群体的盲动有了更深切的体会。他认识到,作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人,人们通常是明智而富有理性的;但当大家成群结队、情绪相互影响时,就全变成了一伙笨蛋,不是在股市上涨时过于兴奋,就是在它下跌时又过于沮丧。巴鲁克回忆起大危机前夕的情形时说,随着股价的飞涨,人们已经忘记了“二加二等于四”这种最基本的东西,甚至华尔街擦皮鞋的小孩都开始向他推荐股票,令他不得不相信该是脱手离场的时候了。事实上,“群众永远是错的”是巴鲁克投资哲学的第一要义。

 

   他很多关于投资的深刻认识都是从这一基本原理衍生而来的。比如,巴鲁克用一个非常简单的标准,来鉴别何时算是应该买入的低价和该卖出的高位:当人们都为股市欢呼时,你就得果断卖出,别管它还会不会继续涨;当股票便宜到没人想要的时候,你应该敢于买进,不要管它是否还会再下跌。他告诫不要试图买在底部、卖在顶部。他说:“谁要是说自己总能够抄底逃顶,那准是在撒谎”。由于其独立独行的投资风格,巴鲁克获得了“独狼”的外号。

 

  对大众心理的认识方面,巴菲特和巴鲁克如出一辙,但二人在投资风格上还是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差异。

 

  巴鲁克的投资方法更加灵活多变,提倡止损意识,认为即使每十次只做对三四次的话,也会成为富翁。巴菲特似乎更持重守拙,对于已制定的投资计划轻易不做更改。他说:“如果你不能在股价跌去一半后,仍能从容不迫地执行计划,那你是不适合做股票投资的。”能做到这一点,在于巴菲特慎之又慎的选股方式。

 

  如此看来,巴菲特像是位内力深厚的太极高手,而巴鲁克更像一剑封喉的剑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