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选股经验谈

(2006-04-26 08:06:04)

http://blog.sina.com.cn/u/1194805112《投资选股的“不”字法则启示》一文中谈到三条买股原则:

1.不买新股。其主要观点为新股为投资银行与准上市企业博弈的场所,牵涉太多的“财技”,管理层缺乏管理上市公司过往的业绩,因此较难评估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不禁让我想起97年我销售新B股给邓普顿(TEMPLETON)香港基金时,他们同样表示他们一般不认购新股,只观察他们在上市后的表现再决定是否投资。邓普顿基金当年是中国B股市场最大的投资者之一,他们所追求的都是价值投资。

2.不买周期性行业股票如地产股、航运股等股。一般来讲,航运业是典型的风险大的周期性行业,即使航运业本省人士也很难掌握其周期性规律,何况我们行外投资人士。地产股也是典型的周期性股份。

3.不买台湾下游电子股。主要指如果购买方的订单发生了变化,将对企业造成致命的打击,这也是企业很难控制的风险。

可以看出,基金经理CHAKARA SISOWATCH先生最求的是所投资企业的透明度及内在价值,简单地说,他们追求的是“价值投资”。

对基金经理CHAKARA SISOWATCH的投资法则我们深感认同,根据我们在香港市场的投资经验,我们也提供给各位七个“不”字法则供大家参考:

 

1.不买“小”市值的新股。这个小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主要根据当时市场的状况,通常少于50亿港币市值的新股不要购买,如果你实在喜欢该公司所处在的行业和股票,也要等到该公司公布第二年度的中期报告后再买。

2.不买上市前大规模派发现金红利的新股。我们经常看到新上市公司上市前改变其惯常的股息派发方法,大比例将股息派发给老股东,这也许牵涉与中国外资企业所得税“免二减三”的财技有关。

3.不买上市时大股东套现部分旧股的股票。股东套现部分旧股,大部分时候与“财技有关。

4.不买集资频繁的股票。在海外,股票是稀缺资源。公司治理良好,管理透明度高的公司不愁在市场上集资。在国内市场上却正好相反,现金是稀缺资源,不容易获得。

5.不买每年盈利增长,经营现金流为负数的公司。既然每年都有盈利,为什么现金流为负呢?这就值得思考了。

6.不买每年盈利增长超过2位数,却很少派发现金股息的公司。

7.不买存有大量现金,却又巨额负债的公司。

 

 

以上是引用的原文。

 

我的看法是:

第一,“不买新股”应一分为二看待。对于有发展前景的知名大型企业,若发行价合适,可考虑买入。对于一般的不了解的新股,则应回避。

第二,对于“不买周期性行业股票”一是要区别对待,二是要掌握买卖技巧。对于地产股、航运股我也是采取回避的态度,因为我不了解。但对于中国股市的钢铁、石化类股票,原则上不做长期持有,但可以做波段操作。即在股价跌幅很大,一般来说,跌破净资产,股价跌至长期大底区域内可考虑买入,耐心持有,等待行业好专或股价反弹时逢高卖出。因为既然是周期性行业,其股价也会出现周期性即在一个大箱体内波动。

第三,“不买台湾电子股”是因台湾的电子企业只是一般的加工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对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兴通讯,我认为还是可以逢低买入,长期持有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