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也曾心高气傲年少轻狂

(2011-06-08 16:25:27)
标签:

杂谈

分类: 广告江湖

其实有一段时间了,我一直问自己,究竟什么样的人能够快速成长。

我见过资质平庸者,有些踏实肯干,有些偷懒自误。偷懒自误的肯定是做不了策划了,因为策划真的要知道很多东西,触类旁通,是不折不扣的杂家,外加纵横家。

我也见过资质较好的,但多数都心高气傲,自视不凡。最近就有遇上,以前也有遇上。

 

2006年吧,我曾经去一家广告公司应聘,见着他们的策划总监,长得有点像书呆子,以一种自己和自己说话的方式与人沟通。他说:我认为广州没有比我更好的策划总监。

我楞了一下,赶紧虚心讨教:为什么这么说?

他说:我写策略都是先写结论,然后写原因,结论先行。你看其他人写策略,罗列一堆原因,才告诉别人结论,这写法很落后。

哦——,我摆出恍然大悟的样子。

那次面试以一种很奇怪的方式,深深地印在我脑海中,时时提醒我:做策略再久,都不要变成他那个样子。他好像姓张。不知道还在不在广州做广告。

 

我回忆自己,曾经拔剑四顾,感到茫然无一对手的时候,大概是2003年左右。那时候顺风顺水,做什么都成功。刚刚经历过和台湾、日本的资深广告人一起合作,ADK正好也推出新的品牌塑造工具,感觉蛮先进的,提案的手法和技巧有了变化,并且在不同的客户那里得到印证。然后是2004、2005年,策略越写越快,越写越熟了,一个月比3次稿都有。赢面还高啊。虽说策略深度未必,创新未必,总归是赢,一赢遮百丑,这是广告业不争的公理。我在心里就觉得自己挺牛。哈哈。这是真话,不认为广州还有我干不掉的对手。

 

2007年的时候,我又有一次难忘的面试经历。

见着一位策划总监了,姓李?我介绍自己的策划案。他就说:你们日系公司的策略不行,日本公司根本不懂策略,懂策略的只有JWT

我楞了一下,赶紧虚心讨教:为什么这么说?

他说:JWT是世界上最早的广告公司,做策略做了100年。日本广告公司都才成立几十年,你说100年的懂策略,还是几十年的懂策略?

哦——,我又摆出恍然大悟的样子。

他接着说:你们的策略数据太多,过于繁琐。你看我的。【打开他写的策略】多简单,一张图,几句话,非常清楚。

嗯——,我表示赞同。学到了。

 

后来听说这位总监“老子天下第一”的气派很是让团队头疼,08年也离开广州了。

我因为这次面试,心里像堵了块石头,势必要看看JWT的策划究竟是咋回事。后来离开供职7年的ADK,分别去了本土系、日系、欧美系等几家广告公司,像游学一样。过程中有不少唏嘘和无奈,虽然不是有意为之,但事实上在哪家公司都没做长,3-8个月不等。我唯一不感到内疚的是:在哪家公司我都拿下了重要的新项目、及续约项目,尽心尽责,累到不行。所以虽然没做长,但还没有哪个老板特别对我不满。

 

这就是我遇到的资历较深,但自视太高的策划人的故事。我相信:凡骄傲者,必有过人之处。所以回过头来,总想着努力打磨掉自己心里的桀骜之气。

 

现在我总结:那些自视甚高的人,其实心里是憋了一股劲儿的——不服输。这股子劲用好了,能在专业上一马平川,用不好会伤人伤己,不容于人。而且,这里头还要分两种:一种是比较急功近利的,想着今天努努力,明天就能出头;一种是能沉下心来的,觉得: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急功近利那种特别让人头疼。这儿呆一年,学几招,赶紧又去别的地方扒一堆资料,学几招,然后马上就想变现成薪水和职位。这种人得小心着用,有些事情吧,你不让他/她知道,做不成,都告诉他/她,要是哪天跳槽了就成祸害。所以太急功近利,其实会妨碍他们对行业、客户和品牌的深入认识,总漂在上面下不来。觉得自己很行,但实际上做事做不好,然后习惯把责任推给公司和团队,于是不断跳槽,停不下来。

他们的进步,往往是靠着自己的一点聪明、天分,像是站在圈外看,不断猜测圈内发生的真实情况。有时候猜对了,有时候猜错了。在频繁的变动当中,他们也能收获一堆杂七杂八的感言和体悟,不成体系,相互矛盾,剪不断,理还乱。一到动手写策略的时候,表面上花样很多,但实际上内力不纯。客户看了他们的策略,内心总隐隐感到不安,不敢真按那个去做,感觉没信心,没把握。

 

所以做广告策划,有两种人容易出头:

一种是资质一般,但是踏实肯干,不辞辛苦的。每天进步一点点,忽然哪一天就超脱了,顿悟了。只要跟定一个高手去学,量变到最后一定质变。这种人会是很好的助手,5-6年以后也能成大器。

一种是资质很好,但不急功近利,能沉下心来的。或者那些急功近利,但是忽然某一天厌倦了,不想再盲目追逐了,停下来认真做事的,这样的人3年做总监,7年挑大梁完全不成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