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庸》释疑(1)空假中,无不中

(2007-04-17 09:04:59)
标签:

文化

中庸

子思

新燕顿旺

分类: 《大道经纬》(完稿)

《中庸》释疑(1)空假中,无不中

 

人的写作欲望和热情,在40岁以前比较旺盛,过了40岁,人生就没什么高潮了,开始不断重复自己,那条水里游来游去的鱼,成了病泱泱的鱼,或者一条死臭鱼。我还有点时间不重复自己,所以让我们开始学《中庸》吧。照例,今天是释题,但是《中庸》本文也有释题,我们往后看就知道了。

顺带说一句,我手头买了十几种《大学》、《中庸》的本子,简直就是一母所生,几乎一模一样,包括一些所谓知名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在抄来抄去,看得让人受不了,才知道文化市场也这么地“重复建设”,浪费国家的木材,浪费书店的书架,更要命的是浪费读者的时间。不信,你们上书店扫10种译本就知道,我肯定你们会大骂粗口,因为这些书对作者自己、对读者都太不负责任了。没有新观点,为什么要写书?我不懂为什么,干点别的事情不好吗。不过,有了这些流水线产品,大家才会觉得我新燕顿旺写的书那么地清新扑面,爽口爽心,这么看,我就能忍住不骂粗口了。

 

释题:空假中,无不中

 

一谈“中庸”,就有人以“黄金分割点”为例子,好象万事万物,真有一点是“黄金”,其他都是废铁似的。那我们就以黄金分割点来深入了解“中”的含义吧。人的黄金分割点在胸口,可头的黄金分割点却在眉心,而手臂、手指、指甲呢?黄金分割点都不同。这是往细里说,往大了说,北京是中国的黄金分割点,整个地球算是太阳系的黄金分割点……所以黄金分割点并不“黄金”,只要视角不同、要求不同,黄金分割点的位置和范围就不同,世上并没有一成不变的黄金分割点,也可以说处处都是黄金分割点。

同样的道理,“中庸”的中,也并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中道”,中只是“假安立”之名。什么是假安立?瞬息变化、虚妄不实之义。所以“中”就是无中、无不中,是堪破尘境虚妄,知道因缘即空、即假,而后所表现出来的即中、用中的大洒脱境界。

庸者,用也,平常日用之事。明德之神通妙用,如净镜而后现物,物来则现,物去不留——事如春梦了无痕,随缘而住大自在。又如盘中走珠,灵动无拘,自行无碍。所以,“中庸”即“用中”,子思是要告诉我们如何掌握明德“感而遂通”的明觉妙用,从而“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真正“与天地参”矣。

所以说,《中庸》是建立在《大学》对“明明德”内证外用纲领已经详细阐述的基础之上的,等于进一步将大学“明德”之“一纲”进一步铺陈敷演,横向切面,让大家一探表里究竟,深得三昧。因此,《中庸》一文是四书中最为精深微密,最难窥堂奥的,它代表着儒家思想精华中的精华,好比佛教大乘的无上菩提——最为究竟的无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连涅槃之相也不着了,就像“中庸”之至德,“离二边,绝三际”,中既是假中,便连“中庸”之相也不着。即所谓“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自此大摇大摆,得大安乐大逍遥矣。

贾逵所说“孔伋居于宋,惧先圣之学不明,而帝王之道坠,故作《大学》以经之,《中庸》以纬之”,乃实语耳!《大学》像一篇说明文,言语朴实,横量竖矩,处处提点。而《中庸》则像一篇议论文,奇峰突兀,正反相拄,破立兼具。所以两篇虽同出子思,可气象窘异,就好比韩愈之为文、作诗、呈书,必不呆似一样。若不察文义指的,仅凭文辞有异就否定《大学》、《中庸》皆为子思所作,是愚人语,不足与论也。

实际上,“中庸”概念的完整阐述,在《论语·雍也第六》中已经完成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看拙著《隐藏的论语》。至于《中庸》与《论语》哪个在前,哪个在后,我个人以为《论语》成之在前,子思困于宋,又恐后人迷惑于《论语》笔法,不能领会,便再次著文,申明圣人心迹,以通来者。

下面我们就对《中庸》进行详解。《中庸》全文已附于前。我采纳的本子仍是《礼记·中庸》,支持导演版!对于段落的划分,各家不尽相同,我会在后面详细阐述《中庸》的行文规律,以使大家明白我之所以如此标点、断句、分段的原因。诸位皆可存疑,不必强同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