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尘埃落定阿来新燕顿旺文学 |
分类: 评论集 |
《尘埃落定》,阿来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
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这是一个很有形式感的小说。美学上有句话:美就是有意味的形式。《尘埃落定》正具备这样有意味的形式。
首先是它的视角新意。全书通过麦其土司的傻儿子的视角,来叙述土司制度灭亡的前奏。“傻子”的好处就在于真实,能格外映衬出土司制度下的黑暗、血腥,把它陈腐的躯体彻底曝露在读者面前。有傻子,还安排了一个“聪明的”哥哥,特别想当土司,被权利、欲望迷惑而失去自我,最终被仇人暗杀,“臭”死了。通过这样的对比,让大家看清沉迷于“土司王”的人性黑暗面,他们还不如傻子更能洞见趋势。
其次,它安排了有意味的“情节轮回”。故事里的人,皆被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好色遭遇梅毒,背叛遭遇私情。书中从土司的作威作福开始,到它无可奈何,以愚蠢可笑的方式结束,从老土司欺男霸女、草菅人命开始,到他们自食其果、血债血还结束。使我们看到一个大的因果轮回,甚至连种鸦片和抽鸦片都是这样,人类的行为如果被放到大的历史洪流面前,就呈现出某种循环不息。
第三个特点,小说描述了大的历史趋势,却并不着意去赞美它,从而将人类的渺小和无力感放到最大。傻子的诞生和死亡,都无法受控制,如同冥冥渺渺的注定。土司间由战争到通商,最后出现妓院、梅毒、道德沉沦、派系纷争,简直是一幕幕微型的历史大戏,正是这种纷繁芜杂的社会背景增加了土司制度灭亡的“趋势”悲剧色彩,变得更加真实可信,而且,诚如傻子的感悟:人生并无完美。新对旧的替代,创造了潮流,也诞生了新怪物、新悲剧。
第四,小说塑造的人物都比较成功。当然,傻子主角不算,他只是个虚拟人物,象征着土司制度的命运。但是老土司的汉人太太、聪明哥哥皆形神具备。厨娘卓玛、索郎泽郎、银匠及小行刑人等,都由点到面地反映了土司统治下小人物的命运多舛(chuǎn)和人性扭曲。但是,老麦其土司后半程竟然成为好父亲,好领导,让人想不通。而且我现在仍未明白作者之所以要出现两个卓玛、两个塔娜的原因。表面上看,一个卓玛、塔娜是他的奴隶,另一个卓玛、塔娜是他的曾经付出过真情感的性伴,后来都背叛了“傻子”。但两者并无明确的对比意义,令人费解。这种人物重叠又不象《红楼梦》里黛玉、宝钗的双美分殊。如果仅从忠诚与背叛来探讨,倒是有些合理性的。因为一个卓玛忠诚于傻子的人,一个塔娜忠诚于傻子的金钱地位。而另一个卓玛则背叛了傻子的金钱地位,另一个塔娜背叛了傻子的人(精神和肉体双出轨)。好复杂啊,哈哈,跟小说的大主题、时代背景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越接近死亡的东西,总是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残酷美,透着颓废、糜烂、死亡的气息,但偶尔也放出晚霞般的万丈光芒,和灯灭熄灭前的刹那闪亮。傻子便代表了这种气质,他有可爱的地方,却又是个傻子,他不缺爱心,却也残酷无情。他曾经富有一切,却终于一无所有。他的世界和梦想仿佛就要盛大光明了,却突然彻底熄灭。所以《尘埃落定》象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五彩斑斓的世界,那儿,就是我们的灵魂深处,卑微和高尚、喘息着的欲望和挣扎向上的纯善,交织缠绕着难辩你我,生死不息。
前一篇:《大学》释疑(9)得个什么?
后一篇:《中庸》释疑(1)空假中,无不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