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艺谋,拿出点精气神来!

(2006-04-17 10:15:37)
分类: 电影眼

喜欢张艺谋,从《黄土地》就开始了。现在看来,《黄》采用的人物符号和剧中充斥的隐喻手法,已经显得过于雕琢了,但是《黄》剧采用的构图手法,仍然是中国电影史上当之无愧的创举。它大画面的土地影像和一角人的活动空间,解构了人与土地(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形成压抑、厚重的视觉效果。这是张艺谋初展才华之作。

此后,张艺谋的《红高粱》享誉国内外,张、巩配创造了一系列不朽的作品。如《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活着》、《秋菊打官司》等等。巩俐也因此成为中国继陈冲之后,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巨星,其光芒至今无人堪比。可这时,张、巩的感情出现了问题,于是《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成为张、巩绝唱。张对巩爱之深,恨之切,我们从《摇》剧的对白中,可以看出张内心的痛苦与责怨。后来张捧红了章子怡,还传出零星的绯闻,我从不相信,因为在《摇》剧里,老张就说了:“十年后,又是一个小金宝。”捧章不过是张对巩的感情报复而已,正表明张对巩旧情难舍。

张、巩分手也标志着张艺谋文艺路线的结束,经过打击的张意识到“金钱”的重要性,于是从满怀梦想、追求的文艺青年变成今天名利圈里打滚的商业人士了。后来拍摄的《有话好好说》、《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幸福时光》等,都是张、张搭配的试验作,电影的思想深度和艺术、表演成分在降低,而商业气息渐浓。到《英雄》、《十面埋伏》达到高峰。无可否认,张在商业片领域继续成为中国电影业的抗旗者。

一个张艺谋死去了,同时另一个张艺谋诞生了。是喜是忧?且由后人去判定吧。

不过在我看来,张在视觉营造方面,确实是陈凯歌的老师,尤其是他的创意精神,在大师级人物中是比较少见的。一般人到名利双收时,便躺在三板斧里声色犬马了。可张艺谋没有,如今身家千万的他,依然过着朴素的生活,仍然对艺术充满着激情,不断能在电影中弄出一些新花样来,这一点我很佩服。另一点佩服的地方是他能挨骂,只要不涉及人身攻击,大多数的批评他都能正确对待。有毛病,他不一定改,但是,他愿意让大家去骂。这是他比陈凯歌可爱的地方。

此外,我们不能小看张艺谋的“副业”,有空便拍几条广告,导演《图兰朵》、《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大型舞台剧,又弄了个桂林山水的水上表演《刘三姐》,他如此精力充沛地进行舞台视觉方面的试验,不仅仅是帮他赚钱,更启发了他在电影方面的创意灵感,使他保持着“先进性”。

在中国,我不认为“2008年奥运会总导演”有第二人选,只希望张艺谋拿出点精气神来,宁可舍几年的电影钱,也要把开、闭幕式设计好、导好。这份差事或许将是他人生中最辉煌的一页,千万别弄砸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