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禅茶一味 |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这是中国文化界的盛事,也是世界文化界的盛事。我们知道,从唐朝开始,佛教就基本上完成了从印度到中国的大转移。印度成为佛教的发源地,有其社会基础和各种因缘,可是现在,印度佛教早已不是原汁原味的佛教了。有些佛经,印度人需要从中国转译回去。可以骄傲地说,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迅速完成了中国化和本土化,在中国生根、开花,佛教与中华文化的结合,集中体现在汉语言、文字对教义优美而深刻的阐述、儒家和道家思想与佛教内涵的相互融合等方面,这些都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佛教原有的体系,例如慧能对禅宗的发展、藏传佛教对密宗教义、修持仪轨的发展等等。此后,中国取代印度成为世界佛教传播的中心。客观地说:佛教已经是百分百的中国文化了。对有些以“佛教是印度的宗教”而大肆诋毁佛教的人,我们只能原谅他的无知了。
中国文化永葆先进性的秘密,在于孔子、老子等圣贤先哲对宇宙自然和人性的深刻理解与探索,从而系统地阐述了“道生一,一生二……”的道统,此结论与佛教即心作佛,即心是佛的结论不谋而合,他们同样阐述了一个极其深刻、玄妙的真相: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世界与众生都不过是我们本自清净自性所呈现出的假象,十方法界皆是我们的自性,我他不二,所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天地鬼神本来就应该和谐共处,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法身、道体。也正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教义的一致性,才从根本上决定了佛教扎根中国的事实。而这些最高明的智慧阐述,共同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藏,世世代代滋养着中国乃至全世界人类的心灵。
一般人认为,佛、道、儒三家在外在表现上是各有差异的。佛教徒似乎更注视来生,是在修来生;儒家注视现实生活,鼓励人们积极有为;道家强调无为,走的是清净的神仙养身之术。其实这只是人们对表象的误解,忽视他们从本质上完全相同的指向性——真、善、美、慧。《金刚经》上说:“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对应人的不同根性和机缘,佛教也会劝人们积极作为,成就世间的功业;儒家也在劝人观察时势,忍让无为;道家也指出了身体虚妄,自性天真。所以,佛、道、儒三家的广泛流布,相融无碍,共同启发着人类的智慧,打开了世界和谐的幸福大门。
中国既然为世界继承、保有了这么一份无比珍贵的遗产,就理所当然地应该承担起弘扬、阐述的责任。引用连战先生的话说:“我们不做,谁来做?现在不做,什么时候做?”佛法兴则国运兴,这是被历史无数次证明的一条千古不易的法则。当然,我们应该解释一下“空谈误国”的误会。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宋时期,的确存在一段人们普遍信奉佛教,但国力日弱时期的事实。但是,其罪并不在佛教本身,而是人们对佛教的迷信所致,尤其是统治阶级对佛教迷信的缘故,他们误解了佛教的精神与智慧,将佛“觉悟”、“因果”的内涵错判为偶像崇拜,企图借信佛的形式达成非分的利益,这同样是佛教所极力批判的。我们都知道,达摩东渡之后,直言梁武帝广建佛寺“并无功德”,与之不欢而散,他深感正法难兴,才北上嵩山,经九年面壁才找到一位神光和尚来继承法脉,此后五代单传,到唐朝时期禅宗才得以大兴。足见当时社会对佛法多是迷信而非正信。所以弘扬佛法,重在弘扬正法,才能真正启发人们的智慧,助中国开万世太平。
佛教强调人的存心,心清净则国土清净,心安乐则众生安乐,并没有让人心存贪婪、愚昧,这一点应当引起佛教人士的重视,尤其是各位法师、大德居士,大家各当努力发奋,共同弘扬正法,引人向上、向明、向智,而不能让迷信和愚昧的邪师再次当道。所以盛会之后,我们如何切实向世界阐述佛法精义之所在才是重心所在,如何利用电视、网络、报纸、书刊等传媒传向人们达给正确的佛教教义、修持方法,才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
所谓当仁不让,佛教盛事理应由中国挑起大梁,中华文化已到再领世界之先的时刻,望国人各皆自强,垂范世人。让我们相互友爱,彼此宽容,互相扶持,以获得和平、美好的未来吧。谨以此文随喜“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祝愿世界和平,人民安乐。愿正法永驻,十方护持,使我中华昌盛,繁荣安定。阿弥陀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