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而第一·2·本立而道生

(2006-03-18 09:17:36)
分类: 《隐藏的论语》(已出版)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说:“孝敬父母、尊重兄长的人,而又喜欢冲犯领导的,非常少有。服从管理,不冲犯领导的人,却喜欢作乱犯法的,就更不会有了。所以君子应该致力于培养自己基本的道德品质,具备了这些品行,就自然懂得为人处事的原则、规律。而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就是达到仁的基本品行。”

 

有子是孔子的弟子,姓有,名若,小孔子33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了一段有趣味的谈话,辑录于下:

 

孔子既没,弟子思慕,有若状似孔子,弟子相与共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他日,弟子进问曰:“昔夫子当行,使弟子执雨具,已而果雨。弟子问曰:‘夫子何以知之?’夫子曰:‘《诗》不云乎:“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昨暮月不宿毕乎?’他日,月宿毕,竟不雨。商翟年长无子,其母为取室。孔子使之齐,翟母请之。孔子曰:‘无忧。翟年四十后当有五丈夫子。’已而果然。敢问夫子何以如此?”有若默然无以应。弟子起曰:“有子避之,此非子之座也!”

 

孔子不知用了什么神通法术,“天气预报”很准,还知道商翟什么时候会生孩子,生几个孩子。弟子们拿这两件事问有子是否知道原因,有子答不上来。这下弟子们不干了:对不起,这个位子不是你的,等于不认同他“老师”的地位了。

根据《史记》的注解,第二次月宿毕不雨,孔子的解释是上一次月亮靠近了毕宿星的北面,所以要下雨,而第二次月亮靠近了毕宿星的南面,所以就不下雨。在《周易》中,北方属坎卦,代表五行的“水”,而南方属离卦,代表五行的“火”。同样,子贡也曾问孔子商翟有五子这件事:

 

子贡曰:“何以知?”子曰:“卦遇大畜,艮之二世。九二甲寅木为世,六五景子水为应。世生外象生象来爻生互内象,艮别子,应有五子,一子短命。”颜回云:“何以知之?”“内象是本子,一艮变为二丑三阳爻五,于是五子,一子短命。”“何以知短命?”“他以故也。”

 

可见孔子精通《易经》,学识相当渊博,而孔子的弟子中也的确是人才济济。

有人说《学而第一》篇有子的语录紧跟孔子之后,所以《论语》必成书于有子的弟子。可在我看来,有子“本立而道生”一章只是因内容的重要性而摆在孔子“学而”章之后而已,与是谁编辑的《论语》并不相关。第一章讲“学以致用”的大原则,接着本章是讨论治学的重要规律:万丈高楼平地起。治学要注重基础,学习“孝、弟”的基本道德品质。换句话说,儒家主张做学问先要学做人、要知礼,所以作为礼之基础内容的孝、弟的品质就至关重要了。

孝、弟即“孝悌”,属于“礼”的内容。在“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五伦中,只有父子关系、长幼关系是固定不变的。其他如:朋友可能反目,夫妻可能分离,君臣可能倒置。所以孝、弟是社会礼制最重要的环节。孝、弟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它关系到父子、兄弟彼此两个方面的心行。

在《论语》中,“学”的含义和我们今天学校的数、理、化不太相同。孔子所谓的“学”,是包含道、德、仁、艺几个方面的,是人格、智慧、技能全面成长的“立体学习”的概念。我们今天学校教授的,属于《论语》六艺的范围:礼(法律与社会道德规范)、乐(音乐歌舞等艺术)、射(军事及体育)、御(驾驶技能)、书(文、史、哲等文科科目)、数(数、理、化等理科科目)。可见孔子对人学习科目的安排更加合理,如果孔子今天办学校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去他那里报名。

孔子培养人才的理念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与现代教育一样。但是孔子将这种人格、智慧、技能的全面成长,建立在孝、弟的基础之上,让他的学生从洒扫应对中,打好品性、德能的坚实的基础,这是我们今天所忽略的。现在的小孩简直是“不足观也”,不但目无尊长,也目无校纪国法。电视报纸刊登的校园暴力事件,比成人犯罪还令人发指,比如前一阵全国通缉的马加爵等。“孝弟”的基石没有了,德智体的“德”就成了一句空话。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孟子·离娄》说:“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世间万事万物万法,看似复杂,若归源复性,实则简单。比如音乐的7个音符,能演绎出无穷的妙乐,计算机的“1”、“0”代码,能创造出无穷图案。学习如果能弄通根本的原则,就能活学活用、一通百通。相反,下围棋不懂得“做活”,就永远悟不入方块黑白的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他在科学领域获得的成就,与他小时候父亲要他背诵《孟子》有极大的关系。可见不管从事什么专业的研究,学问之间的道理总是相通的,彼此能够相互启发。而对于心性之学的研究,本身就是在探究宇宙人生的真相,又怎么会与其他学科相冲突呢?所以君子务本,磨刀不误砍柴功,要好好在基础的道德品行上下功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