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冰冻三尺,让我们一起哆嗦(四)

(2006-04-28 21:09:22)
分类: 纪实小说:冰冻三尺

冰冻三尺,让我们一起哆嗦(四)冰冻三尺,让我们一起哆嗦(四) 

 

李倜不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在这种黑暗里开车回家,决定在刘神家忍一宿。

 

加拿大有十万个湖和数不清的河,所以有用不完的电,照明、暖气、炉灶和洗澡热水的能量都来自于水电。一旦停电,世界也就停顿。刘神和他的室友住的是一幢独立的小别墅。房小墙薄,对热量的容纳和吞吐都远不如大楼。没有炉灶,大家都胡乱用冰箱里的东西作了一些三明治。因为烧热水容易,加拿大没有暖瓶这么个东西,如今既没有汤也没有水,大家就着剩可乐咽下三明治,三明治在每个肚子里都支棱着。只有刘神大满其足,他想如果自己还在雪坑里呆着的话,就得像中学课文里志愿军战士那样以雪充饥,还没有炒面就着。

 

没电的晚上变得极其漫长。大家很快困了,唯一的乐子就是听着三明治在肚子里折腾。太冷,睡不着。平时在充足的暖气里以单衣单裤舒展惯了,现在却觉得所有衣服都不够去直接和自然抗衡。

 

大伙不约而同地想到汽车这个宝贝了。这栋房子里算上李倜一共六个人,算上李倜的车子一共三辆车,正好两个人一辆。刘神把车钥匙丢给一个室友,自己钻进了李倜的车子。汽车这个东西不仅好在它暖和,更妙的是它还有收音机。因为大停电,只剩下一个英文电台和一个法文电台在依靠临时发电机工作,向大家报告灾情:修理电线的工作完全没有进展,并且广播台预见说消息将越来越不灵通,因为记者们的手机已经纷纷宣告没电。汽车成了唯一的电源、唯一的消息来源、唯一的取暖工具。可是因为停电,也因为运输停顿,加油站一旦没油,全城傻眼。

 

天蒙蒙亮,李倜和刘神被一位女警官叫起来。除了那种带卧室的集装箱大卡车和电影里浪漫的房车,睡在车里是违法的。关键时刻,加拿大警察总是能起到这种不疼不痒的作用。女警官并且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李倜和刘神,心说这对雪地鸳鸯还真够浪漫的。刘神和李倜则深为这个警官值此非常时期仍坚持上岗和她起到的无聊作用而感动。

 

打开收音机,广播宣布停电还要持续几天。正在号召所有住在独立别墅或者Town House的人们到蒙特利尔城里去住,并嘱咐他们只带重要行李,千万别连家都搬去。城里那些有应急发电设备的大建筑,比如市政府、大的写字楼、宾馆和学校等,都已经被改成了难民营。

 

响应号召,刘神取了几件衣服和必备用品,跟李倜一起往城里开。刚出路口,就加入了拥堵的车流。这个社区连上下班时间都没有堵过车。刘神骂:“昨天在坑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这帮孙子都猫到哪儿去了?”

 

从南岸跨越圣老伦斯河到蒙特利尔岛一共有四座桥梁和一条隧道。四座桥梁全部因为扫雪车队瘫痪、路面太滑而关闭,隧道成了进城唯一的通道。无尽的车流从各个方向涌向隧道的入口。带着法国人的奔放,蒙特利尔开车的人在公路上的野是闻名于北美的,可是一到拥堵的时候,大家上能谦让有序,所以堵而不塞。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李倜和刘神终于从隧道里冒出来,重见天日。市中心失去了往日的繁忙,一片死气沉沉,几乎所有的商铺都没有开门。

 

在隧道里失去信号的收音机刚一重获信号,就告诉了他们一个雪上加霜的消息:因为水净化厂和自来水输送枢纽的断电,蒙特利尔严重缺水。所有的居住区被划分成三类,第一类是自来水仍然可以直接饮用,但是供水不足的地区;第二类是自来水必须煮熟才可以喝的地区;“废话,有电么就煮?”刘神埋怨;第三类是自来水连煮了都不能喝的地区。“应该把台湾那一票喝尿族派去镇守这种地区。”刘神继续发表他的观点。李倜则听明白他住的那幢楼位于“一类地区”,暗自谢天谢地。

 

李倜昨天加满的一箱油,夜里开着发动机取暖已经消耗了一半,他想把油加满,以备万一需要大逃亡的时候用。可是路上每一个加油站都排了几十乃至上百辆的车,车队甚至跨越几个路口。没有排队的加油站,都挂着“油以售完”的牌子。

 

冻雨还在下,街上的景色已经近乎于奇观:每棵树的每一个最细的小树枝上都悬挂着瓶口粗细的冰柱,大树枝结成的冰柱足有碗口那么粗。树木们都不堪重负地弯了腰,所有的枝杈则齐齐地指向地面,宛如一队梳着非洲发型的摇滚歌手。建筑物门廊上结下来的冰柱已经可以伸展到地,门廊下行走的人都穿梭在水晶世界里。

 

需要在李倜家避难的不止刘神一个人,还有李倜语言学校时代的好友、现在住在同一座公寓楼的邱大雄和他女朋友吟玲,台湾同胞。李倜住十层,他们住十八层。十层有水,十八层没有,水泵已经失效。

 

一座二十层的大楼蕴藏的热量与刘神住的小别墅不可同日而语。经过一夜停电停暖,穿毛衣呆在屋子里还不觉得很冷。当然,这跟李倜平时冬日里在家裸奔的温度相去甚远。四个人呆在屋里,就比一个人好得多。大家已经不在乎什么私人空间,当大自然不再允许文明社会的种种臭毛病的时候,人类自身的体温和相互的鼓励才是最宝贵的。

 

女孩子永远最先想到购物,在吟玲的建议下,四个人出门备战备灾。上帝垂怜,在三个路口以外,有一家超市凭借临时发电机勉强营业,这也是方圆几公里内唯一开张的商店。通常加拿大的超市都比中国的超市大一号,但人流却不敌中国超市的十分之一,可今天居然达到了摩肩接踵的地步。最抢手的不是食物,而是装电池的收音机,当然还有电池。因为停电,报纸减少了发行,早就被抢购一空。那种最简陋的、多少年无人问津的收音机,就涨了行市。灾难里的城市人显然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危机,他们只觉得这又是每年冰雪带来的小麻烦中比较大的一个,也许到晚上就过去了。所以比起对缺食、缺水、缺汽油的恐惧,人们还是更渴望知道自己的处境,知道这档子倒霉事儿啥时候过去?

 

第二畅销的是蜡烛。各种型号的漂亮蜡烛是本来是为生日party、情人晚餐和主妇们在家营造薰香准备的,一天也卖不出去多少。这时候成了抢手货。人类永远怕黑、怕冷。

 

城市人的生活是脆弱的,经不起一点小困扰。还没等到缺衣少食,就已经觉得有点儿不堪忍受。和刘神昨晚在雪坑里一样,吃饱喝足的人们遇到的第一个窘境总是排泄。邱大雄和吟玲本来就是因为自家马桶的干涸而来投奔李倜的。李倜的马桶没有干涸,可是要三个多钟头才能蓄满一箱水。洗脸池和浴缸的水龙头开到最大,也像前列腺炎病人在撒尿。四个人于是约定,尿完尿谁也不能冲水,每隔三个小时定时冲水,于是大家尽量把尿控制在临冲水以前的那一刻钟撒。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