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您孝顺吗”?我分析十有八九的人都会很点头称是——谁敢说自己不孝?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敢满大街标榜自己不孝的,基本跟畜牲也没什么区别了;但如果再问:“您还记得自己父母的生日是哪天吗?”不是我瞧不起人,咱们当中恐怕得有一半的人,在这儿会“卡了壳儿”;那再问一句:“您会借钱带父母出去玩儿一趟吗?”也许相当一部分人,就要沉默很久了;如果再告诉您:“借款总额是二十万。”我想肯定会有人对我嚷嚷了:“你不会是发高烧,把脑子给烧坏了吧?”
真实的生活,其实比戏剧更精彩!最近,就真有这么一位老兄,做出了让很多人都意想不到的事:48岁的张光泽,是云南怒江州的一名干部,现在担任中共怒江州委讲师团的团长。上个月29号,他突然回到自己的老家——云南某村,面对88岁的父亲、和91岁的母亲,说了句话:“您二老从来就没出过远门,连飞机都没坐过,我想尽份孝心,带你们到北京去玩一趟。”年迈的父母一听这话,乐得合不拢嘴,可是,他们也知道儿子的收入不高啊,就追问了一句:“钱呢?”张光泽二话不说,从包里掏出一大叠钞票:“20万,总够了吧?”“你哪来着么多钱?”“借的。”“哪有借钱去玩的?不去不去!”“放心吧!我一个学生是企业家,人家愿意借!我以后也能还!再不去,我恐怕以后真没机会了!”
经过张光泽一番苦劝,父母终于同意了。于是,张先生不仅带着父母、还为了给61岁、多年患关节炎的姐姐看病,干脆拉上姐姐和她俩孩子陪同,一行六人,从重阳节开始飞赴北京,足足玩了6天。他甚至还打算再花10万,买辆车拉着父母继续向天津、上海等城市进发,无奈老人年事已高,玩得太累了,最后也只好打道回府。
就这件事儿,让张光泽一下子陷入了争议的漩涡。有人说:尽孝也应当量力而行,举债尽孝,也太夸张了;也有人说:其实老人们更希望子女平时能多陪伴、多照顾,不在乎花钱多少,尽孝绝不是做秀,旅游一趟用得着20万吗?这不会是刻意炒作自己吧?
对这些议论,张光泽不予理睬:“孝敬父母,这是我自己的责任,凭什么要在乎别人的脸色。至于那20万,我正在写两本书,等到出版就会有钱,一定能还上,况且借款人也没有规定具体的还款期限啊。”当然,面对图书市场的现状,靠写书来还款,有多少可行性?姑且不论。但也有人赞扬张光泽的“义举”说:“这年头,我们总把能大说特说的都给了人家,而把无法言说的留给了自己!当个评判者多容易啊,但轮到自己该尽孝,怎么就全蔫儿了?”这话也真是一针见血,让人们不得不反思,自己的德行究竟如何了!
我又联想到:前不久,重庆忠县双桂镇政府下发的一条规定,以后每逢家中父母、岳父母过生日,党政干部必须休假一天,回家侍奉,这在当地被叫做“尽孝假”。而在山西河津市,也在干部提拔标准中加上了一条:拟提任的干部,必须孝敬父母,善待配偶,诚实忠信,否则不能提拔重用。这种用行政手段,来进行道德约束的做法,初衷不可谓不好,连父母都不孝敬的干部,怎么可能奉公守法、勤政为民呢?但道德,一旦被过分政治化,功利化,会不会使人发自内心的善行,演变成一种伪善呢?
其实之所以很多人怀疑如此孝道的诚意,可能还隐藏着另一个原因:你张光泽毕竟是党政干部,还有提拔的空间,而主要借款人又是个“企业家”,这里面难道就一定不存在权钱交易?提前“感情投资”?我们的确也看到,有多少贪官污吏,都曾假借着父母或子女婚丧嫁娶的名义,大搞排场、疯狂敛财。
孝心究竟如何体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张光泽毕竟是个国家公务人员,率先垂范,孝敬父母,本来很值得尊敬,但一下子举债20万,弄出个超豪华旅游,我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
一个国家干部,尽孝是你的义务;而监督你如何尽孝,则是我们每个公民应有的权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