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骆新发言往期内容 |
尽管每天都有新闻,但旧闻仍让人意犹未尽。昨晚上我们讨论了一件事:在上海一位老人坐公交车,因为患肺癌身体虚弱,但他央求大家给自己让个座,最后竟然没人搭理他。节目结束了好久,还有不少观众发短信来,骂了什么,我不说您也清楚。但有人呼吁,必须通过强硬的制度,来杜绝这种“丢人现眼”的事再次发生,就像“老幼病残孕”专座,宁肯空着也不许其他人坐;或者没人让坐,司机干脆就不开车;甚至还有人倡议,让座的不妨享受免票优待。等等。
我承认大家的心,都是好的。但是对于道德问题,我不赞成动不动就用“刚性的制度”进行约束。毕竟人有脸、树有皮,做好事应该是件体面的事情,只是社会,一味强调残酷竞争的“丛林法则”,大家自然就顾不上啥体面了,甚至出现糟蹋别人的体面,来获取自己的脸面。而制度,一旦定下来,恐怕会把大家尚存的道德自觉,变成了被迫,结果让不让座,都成了丢面子的事。今天上海又有媒体,去采访这位老爷子了。老人说:其实好心人还是挺多的,毕竟那天的情况,太罕见了。但他也提醒说:咱们真得重视教育啊!因为那天车上,就坐着很多学生。
老人们历尽沧桑,懂得教育的重要。就像这张照片,曾在网上广为传播。牌子上的字是:任何学校,都不能以学生作赚钱对象,没有哪个国家,把学生当作商品和财源来榨取的。但老人是那么孤独。在所谓“教育产业化”的潮流面前,在越来越昂贵的教育收费之下,再加上“乱收费”,人们终究会发现,有一天,导致家庭贫困的首要原因,竟然是教育。
互联网,算是给了那些忍气吞声多年的人们,一个最好的发泄口。前几天发改委指名道姓地曝光了八所学校“教育乱收费”,您看看这两天网上,跟帖的有多少啊!不光是骂的,还有举报乱收费的,甚至学校的名称、收费的项目、及其金额,都十分详细。尽管网上的内容不一定属实,但你能看到,“乱收费”所造成的民怨,到底有多大了!
不过身负恶名的八所学校,反映却各不相同:有四家“低头认罪”了,甚至主管单位连夜查处,赶紧退了钱;还有一半的学校,根本就不认账。南京审计学院的一个领导,在接受采访时,第一句话竟然是“胡扯”。而奉化、太原,当地政府也紧急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说“发改委误判”,“根本不存在乱收费,顶多是在办学上有点不规范”。
记得许多年前,教育部的周济部长,就信誓旦旦地宣布“学校乱收费,校长要撤职”,而国家为此下发的红头文件还少么?可为什么还有人觉得自己委屈呢?按照南京那家学院的说法:国家每年不都有1%的机动指标么?我们向这些照顾关系的“机动生”多收点钱,难道有错么?再者说,国家开了扩招的口子,又不多拨款,学校不多收点钱,谁还愿意招生呢?
乱的前提是缺,因为国家教育经费的总体匮乏,导致基础教育薄弱,甚至让某些地方政府,默许乱收费,比如中小学择校费,有的地方是要收缴上来,再根据需要分派下去,帮助弱校维持生存的。中小学尚且如此,大学又不是义务教育,干吗还要硬绷着呢?所以乱收费成了“能做不能说,习惯成自然”的一种潜规则。其实在一片“喊冤”声中,我们听懂了潜台词:比我们收费还乱的学校多了去了,你发改委干吗偏偏找我们的麻烦?所以,今天我看到某小学的老师,对着学生们宣誓,我们一定不收费的照片时,心里真不是滋味!
为了表达对知识的尊重,孔老夫子逢年过节,都要求学生送上几块束修,也就是晒干的腊肉。所谓乱收费者,或许是继承了上古的遗风,只不过胃口实在是大了点。所到之处,村子里恐怕连一头整猪,都看不见了!
我承认大家的心,都是好的。但是对于道德问题,我不赞成动不动就用“刚性的制度”进行约束。毕竟人有脸、树有皮,做好事应该是件体面的事情,只是社会,一味强调残酷竞争的“丛林法则”,大家自然就顾不上啥体面了,甚至出现糟蹋别人的体面,来获取自己的脸面。而制度,一旦定下来,恐怕会把大家尚存的道德自觉,变成了被迫,结果让不让座,都成了丢面子的事。今天上海又有媒体,去采访这位老爷子了。老人说:其实好心人还是挺多的,毕竟那天的情况,太罕见了。但他也提醒说:咱们真得重视教育啊!因为那天车上,就坐着很多学生。
老人们历尽沧桑,懂得教育的重要。就像这张照片,曾在网上广为传播。牌子上的字是:任何学校,都不能以学生作赚钱对象,没有哪个国家,把学生当作商品和财源来榨取的。但老人是那么孤独。在所谓“教育产业化”的潮流面前,在越来越昂贵的教育收费之下,再加上“乱收费”,人们终究会发现,有一天,导致家庭贫困的首要原因,竟然是教育。
互联网,算是给了那些忍气吞声多年的人们,一个最好的发泄口。前几天发改委指名道姓地曝光了八所学校“教育乱收费”,您看看这两天网上,跟帖的有多少啊!不光是骂的,还有举报乱收费的,甚至学校的名称、收费的项目、及其金额,都十分详细。尽管网上的内容不一定属实,但你能看到,“乱收费”所造成的民怨,到底有多大了!
不过身负恶名的八所学校,反映却各不相同:有四家“低头认罪”了,甚至主管单位连夜查处,赶紧退了钱;还有一半的学校,根本就不认账。南京审计学院的一个领导,在接受采访时,第一句话竟然是“胡扯”。而奉化、太原,当地政府也紧急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说“发改委误判”,“根本不存在乱收费,顶多是在办学上有点不规范”。
记得许多年前,教育部的周济部长,就信誓旦旦地宣布“学校乱收费,校长要撤职”,而国家为此下发的红头文件还少么?可为什么还有人觉得自己委屈呢?按照南京那家学院的说法:国家每年不都有1%的机动指标么?我们向这些照顾关系的“机动生”多收点钱,难道有错么?再者说,国家开了扩招的口子,又不多拨款,学校不多收点钱,谁还愿意招生呢?
乱的前提是缺,因为国家教育经费的总体匮乏,导致基础教育薄弱,甚至让某些地方政府,默许乱收费,比如中小学择校费,有的地方是要收缴上来,再根据需要分派下去,帮助弱校维持生存的。中小学尚且如此,大学又不是义务教育,干吗还要硬绷着呢?所以乱收费成了“能做不能说,习惯成自然”的一种潜规则。其实在一片“喊冤”声中,我们听懂了潜台词:比我们收费还乱的学校多了去了,你发改委干吗偏偏找我们的麻烦?所以,今天我看到某小学的老师,对着学生们宣誓,我们一定不收费的照片时,心里真不是滋味!
为了表达对知识的尊重,孔老夫子逢年过节,都要求学生送上几块束修,也就是晒干的腊肉。所谓乱收费者,或许是继承了上古的遗风,只不过胃口实在是大了点。所到之处,村子里恐怕连一头整猪,都看不见了!
后一篇:说一口地道的上海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