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赛爆出PS丑闻,权威性轰然倒塌?

(2006-04-03 22:20:51)
分类: 骆新发言往期内容
    我记得马尔库塞把生活在后工业化社会的人们称为单面人。大概是说,由于我们太推崇工业化、标准化的流程了,整个社会都在竭力打压每个人独立自由的思考空间——所以,我们都成了无法摆脱潮流的工具式人物。比如,没完没了地向根本不需要的奢华看齐、攀比,甚至觉得只要已经存在的事物,就一定有它的合理性。甚至在舆论的压力下,觉得命运根本就无法把握——所以创造的激情也就这样一点点散尽,随波逐流而已。
    但是也有人不甘心做这样的单面人,所以你经常会看到,有人正在想方设法打破某种司空见惯,对许多压抑人性发挥的制度提出质疑。
    比如今年一月份重庆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它让三名少女命赴黄泉,但是因为有三个孩子中两个是城镇户口,一个是农村户口,结果在赔偿的时候,竟然出现了十二万的差异——同命不同价,成了两个多月来人们议论社会公平的活靶子。在法学界的一片呼吁中,许多地方的高法才纷纷拿出了带有修正性的指导意见。而安徽的一家法院,在最近审理一起交通事故赔偿时,就按照这个标准:农村户口的未成年人在城镇上学、生活的,人身损害的残疾、死亡赔死亡赔偿金等,按城镇居民的标准计算。这也是全国第一个按照这一原则调解成功的案例,受伤的农村娃拿到了将近四万块钱。
    我只想问,为什么一个明显不符合宪法精神的规定会如此长期的存在,并荼毒公众的思维方式?
    同命不同价一样也反映在高考制度上,同一所学校招生的时候,对于不同地区的考生,却一定要采取不一样的录取分数线,这合理么?
    而对于更多考生来说,最不合理的事情莫过于靠冰冷的分数来判定一个人的素质。好在上海复旦大学开始破除坚冰了。昨天和前天,上海有1185名高中生因为考过了复旦的分数线,进入到这所大学参加面试。为了这场面试,一共有1700名老师担任了问题的设计和考官。据说,考题大都在书本上找不到,换句话说,是没有所谓正确答案的,比如过去十几年你对人生的看法?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你怎么应对?包括对目前国际形势的理解……根据学生们反映,这些问题想要回答得好,真要依靠平时的积累啊。
    这是全国第一次上大学要由面试说了算。不过我们也听到家长们的疑惑:没有标准答案会不会更不公平?老师会不会以貌取人?同时,你不是强调素质教育么?那么,家长们抱着一堆孩子积攒下来的各类证书、奖状,四处奔走,希望通过这些来证明孩子素质高,也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那这样做是不是会给全社会带来更严重的误导呢?
    有质疑总不会是坏事。前两天,中国国际新闻摄影奖评出来了,有人说这个奖相当于中国版的荷塞摄影奖,所以简称为华赛。可是正当拿了奖的人们忙着开庆功会的时候,丑闻出来了。拿了经济与科技类金奖的照片《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竟然被揭露是经过电脑合成的。如果按照新闻摄影的规矩,这就是造假啊!这张照片是一个深圳叫林勤的摄影师拍的,记录了2005年5月22日,深圳市对皇岗口岸附近的城中村进行改造爆破的情景。按照林勤赛后接受采访的时候所说的话:这张图片用影像语言来说话,富有画面冲击力的瞬间美打动了评委。 然而,网络真的是有些无情,金奖公布后,大批网友开始质疑,搞了半天,《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竟然是用电脑软件合成的。
    直到现在,我想包括新浪在内的各大门户网站都还在首页挂着这张照片呢。您不妨上去看看,它究竟有哪些问题。当然,林勤也发表了声明,说报送的时候,我事先说过了:这张图片是被电脑PS过的,我没有说谎啊。可是人们不可能原谅他,PS过的照片还想蒙混?你得奖以后为什么不说呢?然后,评委们也被骂个半死,虽然他们也分辨:我们只有审查艺术的职能,没有核对真伪的义务。但是,华赛整个的权威性,无疑轰然倒塌!
    对这件事我不想再说什么,新闻界肯定会为整个事件做最独到的品评。但是,我想用新闻摄影大师卡帕的一句话,来为今天的骆新发言结尾:如果一张照片你拍得不够好,只能说你离新闻事实还不够近!
    这句话,不仅仅是用一张照片,可以解释清楚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