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骆新发言。
与您阔别了十天,不知道这个节,您过得累不累?至少媒体是真累!每年这会儿,电视报纸要炮制的所谓“春节大餐”,就足以让一些人,愁白了少年头。今年央视的春节晚会,钱没少花,罪没少受,可照例在网上遭到一顿猛轰。大概,这都成了中国人过节的某种“乐趣”了,不骂上您几句,以后怎么进步呢?不过骂归骂,明年,大伙还照看不误,毕竟跟同事朋友们,还能以此找到点共同语言。所以文艺工作者们,也必须练就了一副好身板,不但要宠辱不惊,甚至还得主动找上门去,挨几句骂,免得大家淡忘了您!
据说周杰伦就曾放出话来:别看大陆有那么多歌迷追捧我,其实他们素质都特低,根本不懂我的音乐。我根本不稀罕来大陆演出,那都是公司安排的,没办法。这兜头一瓢冷水,难道就真能浇灭被商业计划所“忽悠”出来的热情么?尽管现在,这位酷男一再解释:压根就没说过这种侮辱衣食父母的话,但是娱乐媒体,绝不会轻易放过他。其实,我们真要感谢不断制造着疯话、绯闻和抄袭事件的娱乐圈,否则,人们与生俱来的讽刺能力,往往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对象,而褪变成了世故和圆滑!至少,相声的没落,正是这种激情消退的证明!
说到相声,我特别要提一句,那位北京的相声演员郭德纲。因为他坚持在茶楼给老百姓说相声,坚持用草根的语言,来诠释人生百态。虽然没上春晚,但这个年轻人,最近被各路媒体一采访,还是给炒红了。据说,再过几天,他也终于可以告别小茶馆、到大剧场去演出了。欢喜之余,我仍旧有点担心:一门艺术,不是某一个人,就能拯救的。郭德纲在商业上的成功,不能被视作相声的复兴。幽默,不仅是一种智慧,它更是一种文明的精神,如果失去了草根社会包容的土壤,这种登堂入室,最后难免演变成,为了票房而卖弄技巧,讽刺的精髓,可能仍旧与相声貌合神离。这两年,越来越奢华的国产电影,所做的“浮华春梦”还少么?
艺术,不一定非要追求“登堂入室”的激情,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总是不能相互替代的。就像政治司法领域,也不能过分强调“立法万能”。某种“激情式”的立法倾向,最近正在遭受人们的反思。有记者因为想改变每年“公款吃喝两千亿”的现状,就提交了一个《餐饮票据管理法》草案;有学者因为要保卫传统节日,就联合几十个人呼吁国务院“立法干预”;而各个地方部门,为了解一时之困,频繁出台各种地方部门法规;结果我们看到的是这些年,层出不穷的法律法规,而社会的许多困窘,真的就因此而改善了么?完善法治社会,我们需要法律,但是正如孟德斯鸠所说:节制,是立法者的美德!在缺乏理性的制度保障的前提下,立法与司法的资源,是不能被无端浪费的,它甚至会成为,新的一种部门权力无限扩大的借口,如果社会列宁说过一番话:“假如我们以为写上几百个法令就能改变农村的全部生活,那我们就是十足的傻瓜”。今天的《解放日报》,就对这种“激情立法”进行了质疑。
其实,真正要质疑的,是某种披着“合法化”外衣的“权力欲望”。据说有民间机构,正在煞有介事地,要对全国林林总总的“孔子像”进行统一,非给两千多年前的孔老爷子画出一张“标准像”。据说有税务部门在考虑,对本来就不合法的“择校费”,要进行征税,美其名曰“用经济杠杆”来制裁教育的乱收费。老百姓可不傻,别以为打着这样的幌子,就可以遮盖追逐利益的想法,虽说是狗年,但“挂羊头买狗肉”的事,我们见得还少么
(东方卫视《东方夜新闻》之“骆新发言”第021期2006年02月07日播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