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职场圈子圈套杜拉拉升职记裁员的日子乔莉杂谈 |
分类: 随笔 |
人生无非是职场、情场的组合,谈情说爱之余,絮叨些职场中事也顺乎情理。热销的职场小说为大众搭建了平台,锻造出作为茶余饭后谈资的职场名词和话题,便能聚拢众人来关注与评价,一时也成为出版领域的焦点话题。
作者像晒客
提起职场小说,影响甚广、让多数人叫得上书名的,其实是讲述销售故事的小说。那些书描述了如何进行大客户营销,怎样完成业绩,赚得大钱的过程,比如3年前最先“起”火的《圈子圈套》、《输赢》,由于二者的畅销,有媒体把2006年评为职场小说之年。
升职加薪在大多数职业领域都只能缓慢进行,销售员却是例外。销售员凭业绩提成吃饭,每次大项目都直接与大利益相连,各色人马在项目争夺中本色尽显,人情世故也最能在此得到演绎。从这方面推测,销售类小说作为职场小说的领头羊,合乎情理。
不过,我认为这类图书的畅销还存在另一重要原因:销售员本是最大的职业人群,这个可确定的人群也最受图书策划人的喜爱,由策划人主动牵引,各类销售类小说便层出不穷。
传授如何做好销售是假,揭露销售背后可嗟叹的人生故事是真,这是销售类小说读来其味无穷的根本。如果是名女销售,或许关注的人更多,女性角色在销售中总让人浮想翩翩。因此,2008年出版的《浮沉》一书,女性主角乔莉登场,虽多有人评判该书故事情节、对销售职业参悟不透,销量却一点不落于《圈子圈套》和《输赢》。
目前还没有人去明确界定哪类图书属于职场小说。媒体人愿意把讲述职场招术,描绘上班那点事的图书,都称为职场小说。广而推知,对每个职业领域的描述都是职场小说。比如讲述广告业运作的《广告战争》,投资领域的《基金经理》、《操盘手》、《涨停板后》,还有讲述文员的升迁路径的《杜拉拉升职记》,讲述普通技术员职业历程的《无以言退》、《大猫儿的IT奋斗史》。由此延伸:局内人写的局内事,都算是职场小说了。我们也可以观察到,职场小说在财经图书领域,已呈迅猛增长之势。
要说职场小说都以揭弊为目的,那过于武断了。就目前良莠不齐的职场小说来看,作者们更像是晒客,不管是否有深厚的文字功底,不管是否需要引起共鸣与反思的思想,晒出你在行业内观察到的尔虞我诈的现象,就构成了一本职场小说,便自鸣得意起来。
职业反思
《杜拉拉升职记》让我们总结出,升职不但要有过硬的工作能力,其实更需要心计与机遇。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职业向前发展,职场小说能牵引我们进行必要的职业反思。
反思有多种形式,我可以反思出职业前进需要三Q能力:IQ(智商)、EQ(情商)、阿Q(自我排遣);我也可以反思得出:大多数人对职业前程只有向上的冲动,没有向上的实质。
不是所有的人都注目升职加薪,甚至可以说大多数工作5年以上的人,已经从升职加薪中转移出大部分热情了。2009年更是艰苦的一年,更多的人感慨于保住一份工作,在裁员时代慨叹人生的起伏。2009年备受关注的职场小说抓住了这样的热点,代表之作有《裁员的日子》、《白领突击》。
从圈内人写圈内事,过渡到对职业进程的反思,我认为这是职场小说的演进过程。
《裁员的日子》里虽然讲述的仅仅是裁员前后半年的心路历程,却可让许多人一块回看职场经历,感恩自己的所得。比如其中有文:生存比面子重要;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在春风得意之时,岂能想到现实如此残酷!
《白领突击》比上文提及的所有职场小说跨越的年度都要长,描绘了江为民、成康、肖哲、贾朝阳等人20多年来的职业历程。我读到的感慨是:在大环境的变迁中,个人不做出调整和适应,将会是如何可怕的局面。
我一直希望,职场小说在揭露现状,挖掘出平静职场面下的汹涌潮流之时,希望从销售战争、升职战争中,读出更多丰富的情感,读出淡定的人生。
缺什么
有人评价说《浮沉》一书的作者过于自恋,过多处重复描绘主人公乔莉如何有才有貌;也有人指出《圈子圈套》、《输赢》的主人公洪钧、方威过于正派,同样的事情,放在他们身上就是智勇双全,锐气十足,放在竞争对手身上,就龌龊不已。这类偏爱都极大地影响了这几本畅销书的深度。
《杜拉拉升职记》中对企业高管心理活动的描述过于浅薄;在《白领突击》一书,有关销售中如何带兵打仗,公关中如何硕果累累,作者的讲述过于简浅。而《裁员的日子》更像是一个人的心情日记。
依我看,职场小说介乎于商业领袖传记与小说之间。兼有两者的特点,却缺少商业领袖传记的高度和系统,又少了小说的情感升华,少了小说对心灵缺失的弥补。
大多职场小说都只讲述一个故事,跨越时间短,它们更像一个短篇故事。作者本身的职业经历不足,在描述不同岗位时,文字明显捉襟见肘。你想,做一个项目和做成十个项目的人相比;做成十个项目和做成几个公司的人相比,谈职场经历,自然格局不同。所以,如果真想对职业规划有所帮助,翻看知名商业人士的自传要好些。在那些图书中,如何升职加薪占很少篇幅。
现实生活总有无限的缺憾,我个人认为,经典小说就能细腻刻画普通人难以避免的缺憾。社会进步,国家昌盛,职场前行,其实这样的时代也会留下不少心灵阴影。优秀小说能带来良久的心理慰藉和深深的反思,称得上真正精神食粮。从这方面考量,目前市面流行的职场小说不可能达到,我们要评它们为优秀小说,也不可能。
职场小说作者的视野需要更加开阔,或者让知名作家以职场题材,倾力打造反映公司时代的小说来,这是职场小说下一步的发展趋势吧。
或许这仅是我的一厢情愿。职场小说本就不会成为单独的图书类别,如果非要划分出职场小说这个类别,也是过于功利的我们,过于急躁的想从职场中悟出人生真谛而创造出来的。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圈内人写圈内事,这是出版领域向前发展的趋势。即便呼喊:人人都是作家的时代到来了,你我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这是职场小说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发表于《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8月21日
相关阅读:本土财经书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