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就业宏碁集团电子计算器攻读博士施振荣台湾杂谈 |
分类: 总裁的第一份工作 |
当时两个企业都准备录用我,一个外企,一个民企。我自认英文不好,不打算在外企工作,而另一家民企的老板,与我有乡亲之缘。最重要的是,这家是台湾第一家设置研发部门的公司,我可以将所学应用于研发工作之中,后来我成为了公司将研发产品商品化第一人。我深切体会到:民企也能有所作为。
------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
大学时代,施振荣的职业目标是担任台湾交通大学校长,因此,他打算念完电子工程研究所之后,继续攻读博士,然后留校任教。
不过,在大二的时候,看到飞利浦、通用电气等跨国企业正式开始登陆台湾,到学校招募研究生,施振荣打消攻读博士的念头,准备就业,觉得跨国企业中充满着机会,当时的台湾充满着发展的机会,就业前景广阔。
施振荣获得两个工作机会,一个是设于高雄的飞利浦建元电子;另一个是竹北的环宇电子。这两处都有师兄在其中任职,经过衡量,施振荣选择了环宇。
“当时我自认英文不好,不打算在外企工作,而环宇是彰化望族林荣春投资的,与我有乡亲之缘。这个家族原以纱厂起家,在交大教授施敏与校友钱维翔鼓励下设立半导体装配业,由交大师兄丘再兴主持。最重要的是,环宇是台湾第一家设置研发部门的公司,我可以将所学应用于研发工作之中。”
后来的发展证明了施振荣择业的正确。短短几年,他开发出台湾第一部科学用电子计算器。
小公司的益处
施振荣并不是第一个开发科学用电子计算器的人,但却是首先将它商品化的人。“不同于其他同事的是,我除了设计电路,让机器会动之外,还有了包装和成本的概念。”
“我先请工业设计师设计外壳,并找制作招牌的师傅以压克力做出模型,将机器包装起来,再将所有材料的成本做成分析报表,这事如今看来平常,但20多年前却属罕见。”
“当我把这两项非技术工作成果往上呈报后,上级就决定将此开发案商品化,投资批量生产。”
因为这样的成绩,和自己提交的方案,施振荣从研发部门调到生产线,从一个研发工程师,变成领导800多人的主管,也就顺利的拥有自己良好的职业起步。
当然,这些尝试和升迁机会都与起初选择发展中的小公司息息相关。
大家都推崇跨国企业,都争相考取公务员,进大型国企。不过,我们都很清楚,社会上更多的是小公司、民营企业,进小公司是我们的大概率事件,大多大学毕业生都得到那里工作。
进一步说,进民营企业、进小企业也不是职业起步的败笔,很多杰出的经理人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
小公司的优点是机制灵活,晋升空间大。
大公司的优点是待遇比较好、培训好好,在里面工作有利于个人良好工作习惯的养成。不过,缺点也很明显:大公司人才济济,想出头比较难,受到重视比较难。
当然,还有人会说,进入政府机关,当公务员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不过我们需要提醒的是,当公务员最大的问题在于,处理任何事情都必须有法令规章为依据,而任何政府相关制度与工作方法的设计,都落后于社会好几拍,于是工作起来就没有企业的弹性,十分僵硬。
政府机关给人的那种稳定感,也有风险。那种稳定感会使你误以为人生与世界的运转,就将如此永远下去。
最后,我们需要明白,任何一个产业都存在一个由核心企业、供应商、分销商、外包服务商、竞争对手、客户等组成的产业链,你在核心企业之外学习成长,同样能进入大公司。更何况,在小公司打拼,是将来创业最好的铺垫。施振荣就是从小公司中寻找到自己的机会,学足了本领,后来创办了世界级计算机厂商——宏碁集团。
本文将收录至我的新书《总裁的第一份工作》中。
其他文章:巴菲特的第一份工作
(此两篇均被《意林》杂志2009年9月上转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