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比我们更穷,但更快乐

标签:
岛田外婆佐贺的超级阿嬷总和启示杂谈 |
分类: 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视频 |
工作多年后,我总算明白不可能大部分人都功成名就的,关注的焦点也从拿多少工资,是什么职位,转移到思考怎样生活更快乐,怎样花更多的精力在自己的家庭上,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更丰富等问题。
穷并快乐着,这是不是阿Q精神?周围人群质疑我生活态度的时候,日本超级畅销书《佐贺的超级阿嬷》讲述着穷并快乐的哲学,讲述了外婆比我们更穷,却很快乐的故事,多少有些实例支撑了。
广岛原子弹爆炸后,岛田洋七的父亲因核辐射而死去,母亲无力抚养,只好将年仅8岁的他,寄养在佐贺乡下的外婆家。《佐贺的超级阿嬷》一书回忆了这段寄养的童年生活:
住在像童话中的茅草屋里;护城河上飘流下来的剩菜叶是餐中的美味;外婆上街身后必定拖着一块大磁铁,吸些铁块来换些油盐;外婆把同学送的西瓜面具煮了作为一顿美餐,用热水袋当作学校郊游时必备的热水瓶……
其实,这类贫穷故事对我们的老一辈人来说,并不太稀奇,对我们这辈人更多的是故事中的启示含义,在于本书传达出积极乐观的价值观。
贫穷,但生活不萎萎缩缩;底层,但看得开,珍惜每一天。
岛田洋七的外婆生于1900年,在作者寄养的时候,外婆近60岁了,但还做着清洁工的工作。生活不宽裕,但她总是开朗乐观、精神抖擞。1991年,外婆以91岁高龄去世后,岛田洋七更深刻地领会到她带来的种种人生启示,并写书与广大读者共享。
从中我们也学到了三点启示:
1、
作者岛田洋七初来乍到,没法立刻交到朋友,外婆就说“要带着笑容,好好跟人打招呼。穷人最能做到的,就是展露笑容。”
外婆自己总是满脸笑容,邻居也很乐意送些蔬菜、水果、糕点,她常说“笑容是宝”,也这样教育外孙的。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因为穷而愁眉苦脸的话,周围的人肯定会这样说:“那孩子没有爸爸,又寄养在外婆这里,难怪心情不好,很可怜”,如此恶性循环,不利健康成长。
我们每个人的经历也证明,没有人会对在艰苦境遇中还能笑着努力的人恶语相向的。
钱不够,不能去大饭店吃饭,不能出国旅游,买不起名牌衣服……因为这些原因,人们觉得不幸福,于是挖空心思地去寻找所谓的“幸福”。
实际上,幸福就在我们身边。作者认为,只要乐观看待一切,津津有味地享受眼前的一切,每天都笑着生活就行了,这也是阿嬷生活的启发。
2、 人生就是总和力。
作者的小学成绩并不是很好。有次他对外婆说:对不起,都是1分或者2分。外婆一脸意外的看着他说:不要紧,不要紧,这些加起来就是满分5分了。”
“成绩也可以这样加起来的吗?”岛田洋七问,
外婆断然回答:“人生就是总和力”。
后来作者逐渐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了不起的人,有人用头脑,也有人用劳力,社会就是靠总和力才成为社会的。
如果能够理解这一点,因为书读不好而自卑的小孩就会减少,如果读书不是自己的专长,就该考虑选择其他的路。
岛田洋七后来成为了棒球少年,虽然没有上大学,后来又成了日本喜剧泰斗级人物,知名作家。
3、 第三个启示,外婆那股贫穷中的拼搏精神
外婆每天四点起床,靠着不请假和工作细心的口碑,她的工作范围从,打扫小学的教员室和厕所,成功地扩展到中学部和大学部。42岁那年丈夫去世,她独自抚养两个男孩,五个女孩共七个子女长大成人。
岛田洋七在事业没有起色的阶段,一边打工一边学相声,很是辛苦,他说,是在外婆精神的感召下,才坚持下来的。岛田洋七收入不高,白天上台表演,晚上兼职做酒店服务员或者卡车司机。有时候,酒馆打烊时,末班车已经没有了,又不舍得打车回家,就熬到天亮。做早班车回家,洗澡换衣服,又走上舞台。
岛田洋七坦言:“能够坚持下来,是因为见过每天早上四点钟起来去打扫的外婆。”“如果,没有看到那样努力生活的外婆,我早就低头认输了。”
外婆语录是岛田洋七记忆深刻的东西,也让本书成为国际超级畅销书,成为教育下一代的绝妙教材。
我们也回想下长辈留下来的精神遗产,总结自己长辈留在心目中印象最深的话吧。那些可都是他们生活历练的总结。岛田洋七记录外婆语录有几十条,我们来挑选了几条,看看,是不是非常富有哲理:
◎
◎
◎
◎
佐贺的超级阿嬷或许过得很辛苦,但那和大自然共生的美好体验、思考、烦恼以及所积累起来的一切经历,正是外婆的人生。
外婆留下很多金玉良言,作者最喜欢的一句是:“到死以前都要有梦想!没实现没关系,毕竟只是梦想嘛。”说来,都让人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