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邱恒明
邱恒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641
  • 关注人气:8,7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幸福是可以学会的

(2009-02-03 09:49:30)
标签:

脑科学

神经科学

消极情绪

端脑

幸福之源

杂谈

分类: 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视频

什么是幸福?对你而言,可能是黎明时,光脚走过草坪;对他而言,可能是将孩子抱在自己的怀里。听音乐,过年回家与父母团聚,穿上设计新颖的衣服,都可能带来幸福感。

这些美好的感觉是不经意间到来的吗?怎样才能够获得幸福呢?《幸福之源》是认识幸福的最好读本之一,是国际权威心理学家斯特凡·克莱因对幸福的最新解读。更神奇的是,他的研究论证:通过正确的训练,人们可以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

 幸福是可以学会的

《幸福之源》主要讲述了三方面的内容:

一、幸福是怎么产生的。本书告诉我们,产生幸福感觉来自于端脑,并考证了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控制着幸福的感觉。脑科学研究认为,幸福的感觉不是偶然的,而是正确思想和行动的结果。

二、幸福有哪些共同点。对美食的陶醉,对发现的喜悦,爱情等,这类幸福有着许多共同点:基本的冲动都是与生俱来的,深深扎根于人类和动物的身上,想要躲避它或改变它,都是徒劳的,重要的是如何学习与激情相处。

第三方面,作者论证了幸福是可以学会的,这也是本书的核心内容。在神经科学的指引下,毫无疑问得出的结论是,幸福是可以学会的。

 

 

或许要科学地了解幸福的来源比较枯燥,但书中的许多观点给我们启示意义很大。我归纳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1、 首先要明白,幸福是行动的结果。

不幸不请自来,而幸福需要我们努力争取。亚里士多德曾说:幸福是行动的结果,幸福不是偶然的,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那些利用了最佳机会的人应得的回报。

今天,许多人将幸福理解为命运的赐予,认为幸福是我们遭遇外力或者没有遭遇外力的结果。但作者对关于精神作用方面的研究表明:积极情绪不会是无偿的,美好的感觉不是命运——人们可以也必须为之努力。

脑科学研究的许多新观点令人惊奇的证实了古代智慧,特别是东方文化的智慧。比如说:佛教心理学,神经科学都一致认为,良好的习惯能塑造灵魂,我们的注意力不应该首先着眼于改变环境,而应着眼于改变自己。

 

2、 行动要不断重复,不断坚持。

试着想象美好的事情,不断学习,不断练习,这样更能接近幸福。古希腊曾有哲学家办起了正归的幸福学校。教授们有目的的重复某些经验,让学生不断反复记忆来摧毁贪婪、嫉妒和巨大恐惧等消极影响,逐渐将灵魂从消极情绪中解放出来。在思维训练中,学生们除了自己的存在之外,始终从一个角度来看问题,那就是“从远处看,个人的忧愁和苦难是多么的渺小。”

今天的神经科学家证实了这种精神训练法的价值,因为幻想几乎可以与真实的经历一样影响脑的塑造。

作者说,只有与记忆相关的外部刺激频繁地共同出现时,脑中才长出新的桥梁,所以说,训练脑需要长期强化。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通过反复练习,我们的大脑才铭记一些事情。击键打字、流利地讲英语、感觉的精确,都是训练的结果,同样,我们能够训练自己获取幸福的能力。学习和经历幸福密不可分。

就像笑纹慢慢地刻在一个快乐人的脸上一样,感觉在脑中也留下痕迹。“培养积极的情绪,控制消极情绪”,这是神经生物学家的最好的忠告。

 

3、 别以为幸福仅仅是一种感觉,仅仅是精神的,运动大有裨益。

幸福感觉不仅作用于精神,首先作用是对身体大有裨益。研究表明,持续的恐惧和沮丧意味着压力,压力提高了死于心肌梗塞和脑中风的概率,愉快的感觉可以减轻压力,可以减轻压力影响健康的不良后果,甚至可以改善免疫系统功能。

即使你不是运动员,在半公里的森林跑步后,也会像一个跑完马拉松的运动员一样,有一种胜利的感觉。

运动对战胜内心的懒惰、胆怯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运动也直接影响大脑。加利福利亚的神经科学家盖奇指出,运动促进了神经元的生长、甚至再生。运动使神经元受到刺激而发芽,而且控制了抑郁症最显著的特征:灰质的萎缩。作者总结说,药丸只能去掉忧郁,而运动却能带来好感觉。

 

4、 幸福的记忆是短暂的,要很好利用这一点。

举例子说,如果你中途离开聚会,已经玩得特别痛快,甚至连大衣都拿在手中了,就在这时一位老熟人在你面前经过,没跟你打招呼,你就会猜想,他为什么对你不理不睬呢?就这样,一个短暂而不愉快的相遇却葬送了你对整整一个晚上的美好回忆。

有试验证明,脑唯一储存的是感觉的顶点和感觉消退前的最后时刻。掌握这样的原理,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这一点。谁会从最兴高采烈的节庆中抽身出来,谁就做了聪明的处理,因为最后的印象在以后会被回忆起来。

 

最后,检验下自己是否属于幸福的人吧,斯特凡·克莱因说:幸福的人是和蔼的人,他们较为细心,并且乐意欣赏他人身上的闪光点,而且努力帮助他人维护应有的权利,你属于幸福的人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