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和他的童话世界

标签:
旅游 |
分类: 行走故事 |


19世纪初期,住在周边的大多属于社会最底层——士兵、码头工人、靠救济度日的人,以及乞丐们,他们仅靠打零工维持生计。这就是安徒生出生的环境。


自1908年起,这座房子成为安徒生博物馆的一部分。走进博物馆,仿佛置身有趣的历史情境,再加上优良的视听材料,让我们对安徒生那令人惊叹的一生有了深入、全面的了解。


安徒生出生于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父亲是鞋匠,母亲是佣人。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14岁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中展露才华。1828年,考入哥本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他因那些为孩子也为成人而写的童话故事闻名于世。除了那156个童话故事,他还写了14部长篇小说和许多短篇,以及大约50部戏剧、上千首诗歌和数量可观的自传、文章及诙谐有趣的小短文。实在令人敬佩!









安徒生出生10天后的星期一,也即1805年复活节,他被送到这个古老的教堂。在教堂里,安徒生的哭声那么大,以致牧师十分恼怒:“他哭得简直像只猫!”好在其中一位教父安慰他母亲说:“孩子哭得越响亮,长大后歌声就越好听。”他说得多么正确!如今,这座教堂专为安徒生设匾以示敬意。



救济院的一楼是教会学校。离开欧登塞前,安徒生在这所学校里接受了不定期的免费教育。这里师资欠缺,几乎没有教材,年幼的安徒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创作新故事——这些故事来自学校阅览室墙面上的圣经壁画。在经由教堂往学校的路上,他得经过他父亲的墓地,也经过拉丁学校——他梦想成为这里的学生,这里教学条件好,学生们的未来前景也显得更加光明。




沿河岸走,有一个特别的洗衣处——安徒生的母亲曾在这里为人洗衣。


这座高大的安徒生青铜雕像于1888年6月揭幕于国王花园。如今,它坐落于欧登塞河岸。安徒生在这里遥望着欧登塞河的最深处。安徒生时代,人们认为河人就住在河的最深处。当有人淹死在欧登塞河,人们就说,河人把他们带走做了供奉,从而防止河水泛滥引发灾害。这里,也激发安徒生写出了童话《钟渊》。
1783年,安徒生的祖母第一次结婚。与之结婚的男子熟悉欧登塞监狱并在其间待过。1782-1783年,这位男子曾因射击一庄园主宅邸的猎人而入狱。安徒生也曾作为访客随父母在这里度过一些时光。他的父母和守门人很熟,有特殊的家庭聚会,这里也提供场地供他们庆祝。然而,年幼的安徒生很害怕那些住在监狱里的人。在小说《O.T.》中,安徒生描绘了这个残酷的机构。
在安徒生时代,这片建筑包括一教堂、一医院及一精神病院。安徒生的祖父曾于1823年被当作疯子送进了这里。他的母亲也是死在这里。

在安徒生时代,欧登塞是除首都哥本哈根之外唯一拥有剧院的城市。剧院坐落于这个广场。这里上演故事、充满想象力的戏剧世界深深吸引着安徒生。安徒生很穷,他没有机会去看更多的演出,但他收集各种海报和节目单,这些成为他在家中自个儿创作的灵感源泉。他也曾作为一个跑龙套的角色而进入过这个剧院。这更坚定了他要出人头地并发展他的舞台事业的梦想。不久之后,也即14岁时,他就迈开大步走向外面的世界去探险,去追寻他的梦想和命运了。那天,露天农产品市场在广场摆开,各种小摊兜售水果、蔬菜、肉类和花卉,还有卖艺人的演唱,好不热闹!




在市政厅地下室,安徒生的外婆曾被关押在那儿仅靠面包和水度日,因为她生了三个私生子。

欧登塞被称为“小哥本哈根”。1815年,欧登塞城堡是弗雷德里克王子(后来的国王克里斯汀八世)居住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