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斯马尔城

标签:
旅游 |
分类: 行走故事 |
2月21日下午6点多就要坐飞机离开梅里达,经墨西哥城回国了。当天上午,抓紧时间去了乌斯马尔城。
曾作为政治和经济中心而繁荣过的古代城市乌斯马尔,既是富丽堂皇地展现独特建筑风格的场所,也是为数不多的玛雅文明遗址中最重要的一处。乌斯马尔是代表玛雅文明鼎盛期,即600年至900年的玛雅古典期后期文明的古代城市。
走进遗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魔法金字塔。它的底面是长径为70米、短径为50米的椭圆形,塔高26米。
与之前看到的金字塔相比,魔法金字塔的形状有点独特,其拐角为圆弧形,整体看上去非常敦实。
由于它的建造跨越了6世纪到11世纪的5个世纪,因此融合了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艺术,这也是该金字塔的奇特之处。魔法金字塔的东面即背面,有直通金字塔最上层第五期神殿的巨大台阶,陡峭的台阶伸向天空。
整个金字塔从底部最古老的第一期神殿到最上层的第五期神殿,前后用了长达数百年的时间依次建成。
有人认为它曾是神官的住处,也是举行重要仪式与祭祀活动的场所。
外墙上部的装饰多采用雨神查克的脸部、玛雅住房、蛇、美洲虎、倾斜格子等图案,繁复、精致,富有想象力。
向前约60米,就是由两堵厚墙夹着细长空间组成的球场,在此曾举办过橡胶球的比赛。
女子修道院是在尤卡坦半岛北部发展起来的普乌克风格建筑的杰作之一,而建于三层台座之上的总督宫是普乌克风格建筑的瑰宝,被誉为最美的玛雅建筑。
普乌克风格在建筑学上的特征是屋顶平坦,整个建筑是厚重的矩形,外壁的上部集中装饰用碎石片镶嵌成的图案。以往的建筑都是通过垒积石块建造的,而普乌克风格的建筑则是用混凝土建造墙壁,然后在其表面装饰薄石灰岩石板。外壁上下一分为二,下半部是整齐排列无任何装饰的平面石板,上半部是镶嵌着用打碎的石板组成的各种马赛克图案,主要图案是几何形花纹和模式化了的雨神查克的脸等。装饰在入口处上部的查克的脸是建筑物上唯一突出强调的重点部位。
总督宫的墙面上部,就镶嵌着多达两万块雕刻过的石板,上面饰有精美的格子图案。
在总督宫的台座上建造的是龟舍,墙壁上部的中楣被紧密排列的小圆柱填满,中楣上还有乌龟雕像装饰。
从总督宫远眺,古城内宏伟而多样的建筑掩映在绿树丛中。这座浮现于绿色海洋之中的古代城市,似乎要拒人千里之外。
当年的建设者们按照玛雅的传统将庄严的建筑群基本排列在南北线上。自南向北依次为南神殿、鸽子宫,鸽子宫的东面是大金字塔,东北面是总督宫。总督宫的台基西北角有龟舍,北面则是球场、女子修道院和魔法金字塔等。

鸽子宫由四栋建筑物构成,它们建在一个广场周围。在有采光窗的石构墙壁上,装饰着使人联想起鸽笼的格子窗,该组建筑由此得名。这种造型在乌斯马尔周边地区极其罕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