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贝加尔湖(四)

(2015-11-27 13:32:04)
标签:

旅游

分类: 行走故事

    第二天要换房,上午先将行李箱存放于前台。10点半,与来自德国的一男一女在旅馆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码头,坐船前往贝加尔湖南面的一座神秘小岛。途中,女孩告诉我,她是学数学的,大学即将毕业。“他是你男朋友?”我很好奇俩人之间的关系,“不是”她有点害羞,很快又补充道:“是我最最要好的朋友。”

   11点,游船缓缓驶离奥尔洪岛。贝加尔湖(四)
这次同行的还有6位俄罗斯游客。第一次乘船上湖,感觉很新奇。大家都喜欢坐在船头的露天木椅上,视野开阔,只有一对情侣躲进了船舱。不过很快,冷风劲吹,很多人都披上了毛毯,只有我和那两位德国人硬挺着。一个半小时后,游船停靠小岛,赶紧下来活动活动。贝加尔湖(四)

贝加尔湖(四)
爬上一段缓坡,枯黄的草地上散立着几个用石块或木板堆起来的小尖塔,像是用来祈福的。这种向上的三角造型在一些圣地见过很多,但如此简单、直接的还是第一次见到。不知道这里是不是五个萨满能量极点之一,但神秘的宗教氛围已经感染到每个人。贝加尔湖(四)

贝加尔湖(四)
登上山顶,眼前的景象让我目瞪口呆,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那一堆堆小尖塔密密麻麻,几乎占据整座小岛。远远望去,像荒原上燃烧的火苗。贝加尔湖(四)

贝加尔湖(四)

贝加尔湖(四)

贝加尔湖(四)

贝加尔湖(四)
而就在这由石块和树干构成的粗糙、简朴的世界里,一座小白塔优雅地伫立其间,它是如此纯洁、神圣,让人不由得心生敬意,虔诚膜拜。贝加尔湖(四)

贝加尔湖(四)

贝加尔湖(四)

贝加尔湖(四)

贝加尔湖(四)

贝加尔湖(四)

贝加尔湖(四)
白塔的造型与尼泊尔的很像,尽管小巧,能量却不可小觑。贝加尔湖(四)
白塔下同样有一圈步道,人们绕圈步行、祈祷。贝加尔湖(四)

贝加尔湖(四)
山上还有一个孤零零的小卖部,一位年轻人和一条大狗守护着。贝加尔湖(四)
    离开小岛不久,开饭了。下到舱底,两张小桌子上摆满沙拉、汤、面包、饼干等,都是一位俄罗斯大妈为我们准备的。可惜,昨天中午的那碗鱼汤让我肠胃不适,根本不能碰生冷的东西,于是慷慨地将沙拉给了那位德国女孩。贝加尔湖(四)
回到船头,忍不住要了毛毯,还是感觉冷,可能感冒了。两个德国人则钻进了船舱。约2小时后,游船终于靠上奥尔洪岛对面的一片陆地,贝加尔湖(四)
这里也有神秘去处。贝加尔湖(四)
岸边立着一个木雕神像,分不清男女,也不知道是谁,应该与宗教有关。贝加尔湖(四)
往里徒步一个小时,突现一处泉眼,神水沿长长的木凹槽流出,每人上去尝两口。贝加尔湖(四)

贝加尔湖(四)
神泉附近发现森林大火烧过的痕迹,联想到这些天一直笼罩上空、久未散去的浓烟,心里真不是个滋味。贝加尔湖(四)
不过,较之神像、神水,我更喜欢湖边大片的青草地,以及这里秋意正浓的意境。贝加尔湖(四)

贝加尔湖(四)

贝加尔湖(四)

贝加尔湖(四)

贝加尔湖(四)
    停船的地方有一个餐馆,木头平房,简单但温暖。贝加尔湖(四)

 

贝加尔湖(四)

贝加尔湖(四)
他们每人点了份烤鱼和一杯茶,我却一点食欲都没有,只喝了杯热茶。贝加尔湖(四)
此时已是下午5点多了,夕阳努力地从浓雾中探出身来,也只是露一小点,但其微弱的红光却将整个天空晕染。贝加尔湖(四)

贝加尔湖(四)
    5点半,游船离岸。尽管觉得会打扰躺在船舱里的那对情侣,却还是厚着脸皮钻进去,实在太冷了。途中经过一座鸟岛,大伙撒面包屑逗鸟玩儿,开心极了。贝加尔湖(四)

贝加尔湖(四)

 

贝加尔湖(四)

贝加尔湖(四)

贝加尔湖(四)

贝加尔湖(四)

贝加尔湖(四)

贝加尔湖(四)

贝加尔湖(四)

贝加尔湖(四)

贝加尔湖(四)

贝加尔湖(四)

贝加尔湖(四)
   7点,回到旅馆,前台为我换了新房间。两张大床,一个人住,太奢侈!贝加尔湖(四)

贝加尔湖(四)

贝加尔湖(四)
晚上发烧了,只得起来用自带的瓷调羹刮痧,让寒气散出。

    第二天上午9点半到门口等车,准备回伊尔库茨克。人群中有一位来自台湾的年轻人,我们聊了起来。这位看上去278岁的小伙子与父母和姐姐住在美国旧金山,从事环保工作。这次休假二周,在贝加尔湖东西岸游玩,今天先回伊尔库茨克,再转道去东边的乌兰乌德。他说,父母都是台湾屏东人,退休后想回老家生活。而他自己也有回台湾或去上海工作的想法。

    在渡轮上遇到一位会说中文的俄罗斯女孩,说是在伊尔库茨克学的,每年夏天都会到奥尔洪岛工作,今天回家。又说,过几天这里会下雨,到时浓雾就会散去。

    途中在一家餐馆停车吃饭。幸亏碰到一位会说俄语的同胞,在她的帮助下品尝到当地美味的牛骨汤,那味道至今令人回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