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兹达尔过节

标签:
旅游 |
分类: 行走故事 |
这两位从弗拉基米尔过来游玩的女学生,会说一点英语,于是边走边聊。她们对我很感兴趣,问了许多问题,我则表达了对这个国家的热爱,还用中文哼唱了《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俄罗斯老歌,让她们很惊讶。因为有这两位“天使”相伴,我很快找到了旅馆。这家旅馆是出国前一天临时上网换的,之前预定的那家需重新装修暂时停业了。不过因祸得福,超爱这家的大木屋!入住的第一天没有其他客人,感觉这整个木屋别墅就属于我一个人。
我首先来到有“室外博物馆”之称的克里姆林宫(这可不是莫斯科的那个),里面有从俄罗斯各地迁来的民宅、教堂等历史木结构建筑。
最美也是最壮观的是1225年建造的罗捷斯托别斯基教堂,其圆顶曾在15世纪中期倒塌,现在看到的是18世纪重建后的样子。
教堂建成后,其西、南两扇门上各镶嵌有14块黄金制成的浮雕薄板,西门以《新约全书》的圣母玛利亚为主题。这些精美的浮雕作品,显示了当时俄罗斯工匠们高超的工艺品制作技巧,是艺术宝库中的精品。
旁边是大主教府和建于1635年的钟楼。
克里姆林宫附近景色优美,蜿蜒的小河慵懒地流过平缓的山岗和翠绿的草地,
远处耸立着从科兹利亚捷沃村迁至苏兹达尔的普列奥勃捷斯卡亚教堂。它建于1756年,承袭了俄式木结构建筑的传统风格和样式,是俄罗斯木结构建筑中的代表作之一。
来到市中心的贸易广场,阵阵刺耳的声音响彻上空,工匠们正用机器雕磨木头。他们全然不顾沾满全身的木屑,专注、投入,创作出的生动有趣、活灵活现的艺术作品,个个令人惊叹!
经过贸易广场,发现变样了。昨天的木雕作坊清空了,
商业走廊边搭起了舞台,街边竖起几座巨大的充气滑梯,似乎今天是什么节日。来到最北边,那里有座壮观的优锡米乌斯救世主修道院,建于14世纪,是苏兹达尔最大的修道院。
里面有教堂、钟楼、食堂,甚至还有监狱。
回到主街,不见车辆的影子,看来是封路了。街边传来音乐声,有人边唱边跳,有人表演锯琴,都围了不少人。
走进贸易广场,
沿商业走廊的两边摆满了地摊,都是当地特产,我买了两个蒸熟的大土豆,配上特有的酱汁,解解馋。通往克里姆林宫的那条小街,此时也热闹异常。一边是各种摊位,一边是街头艺人的表演场地,连新人也来凑热闹。
来到克里姆林宫,景象与昨日截然不同。许多当地人身着传统服饰,举家出动,那片广阔的草地是人们欢聚的最佳场所。其中一部分铺上了手工制作的布垫,花色繁多,吸引许多人进去欣赏;
另一边则新搭了舞台,表演服装秀。
原本想找一处拍全景的地方,不料却发现有人在玩“无人机”,看上去像是一家三口。
年轻的爸爸定是个电脑高手,“无人机”腾空升起后,他一个人蹲在草地上用电脑操控,神情严肃。
“无人机”瞬间变得像小小的白色蜻蜓,在草地和教堂圆顶上空盘旋,很少人注意到,只有当它低空飞行,发出“嗡、嗡”声时才引起一、两位敏感人的注意。第一次见识这玩意儿,不禁感叹科技的发达!
傍晚时分,演出开始了。传统的俄罗斯歌舞是我熟悉的,以前在电视上看过,很亲切;保加利亚演员表演的歌舞是第一次欣赏,乡土气息浓郁。
大家坐在长凳、草地,或站着观赏,兴奋时还有人在场边即兴起舞;
远处的小山坡上也是排排坐,有点像剧场二楼。在大自然中看演出,就是这么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