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黑兰,1393年

(2014-09-12 11:49:30)
标签:

旅游

分类: 行走故事

    这次到伊朗,有“穿越”的感觉。那个叫“马汉”的航空器,一夜间将我从2014年的上海带进了1393年的德黑兰,而入境处工作人员的一句“秦(中国人的意思)?”又让我觉得自己好像“穿越”了不只一次。

    既然“穿越”了,就得换装。首先戴上了头巾。考虑到服帖和颈部的遮掩,这次没有选轻薄的纱巾,而是质地稍厚的长围巾,反正已经够热了,索性热到底吧。其次长袖外套不能敞开衣领;最后将凉鞋换成了跑鞋。即便如此,还是没有完全符合这里的穿衣标准,上衣不够长。就这点来说,作为一名女性游客,很难对这个国家一见钟情,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这趟旅行,注定与其他任何一次不同。

    刚到旅馆,遇见温州一家人,一对年轻夫妇带着9岁的儿子,我们边吃早餐边聊。席间,两个围上头巾的中国女人,互相看着别扭。

    那天跟着他们在霍梅尼广场附近逛逛,再去换钱,很快熟悉了地形,只是这个广场实在毫无特色,四周的土黄色建筑沉闷、肃穆,电报大楼这幢唯一显眼的也因楼顶上架设密集的卫星锅,恍如居高临下的哨所。一切拜两代巴列维国王所赐,在他们的命令下,德黑兰大部分古建筑和波斯花园被系统拆除,取而代之的是这些所谓的现代化大楼。好在,附近有国家博物馆,里面集中展示了波斯4000多年历史的精华,从中可以感受到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的波斯帝国、帕提亚帝国和后来的萨珊帝国强盛的国力。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还有新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勒斯坦宫,里面的部分建筑始建于萨法维王朝时期,后在恺加王朝成为王宫。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在这里可以看到伊朗少有的欧式建筑,据传当年恺加国王纳赛尔·丁游遍欧洲后,爱上了那里的建筑,因此回来下令修建这座西式王宫。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而巴列维国王自己的夏宫就位于德黑兰城北的山脚下,占地超过100公顷,院内大树参天,郁郁葱葱,是个避暑胜地。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其中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白宫”是国王寝宫,室内装潢非常奢华;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绿宫”建造年代更早,可追溯至恺加王朝,后被国王作为来访宾客的居所。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这些王朝的大量皇家珍宝,包括王座、皇冠等,都收藏于国家珍宝馆,就在伊朗中央银行的地下室里。其中那颗重达182克拉的“光芒之海”,是全世界最大的粉钻之一,而恺加王朝的孔雀宝座、礼萨·巴列维国王镶有2000多粒钻石的皇冠以及镶有5万多粒宝石、钻石的地球仪同样令人惊叹。

德黑兰,1393年
                                   博物馆附近的旧门
德黑兰,1393年
    在德黑兰市区的西面有个地标性建筑——自由塔,是巴列维国王为庆祝波斯帝国建国2500年于1971年建造,然而它更多见证的却是当代伊朗的每一次重大事件,包括伊斯兰革命和众多反美集会。

德黑兰,1393年
    1979年,流亡巴黎的霍梅尼在承诺保护美国利益后获得其默认,回国率众推翻了巴列维政权。

德黑兰,1393年
然而,霍梅尼政府随即以美国暗中支持巴列维为由开始激烈反美,从此两国结下不共戴天之仇,而占领美国使馆扣押人质则是危机发展的顶峰。如今,原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成为这里所特有的,而且是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地方,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尤其当你面对写着“美国去死”、“美国是最大的撒旦”等反美标语的围墙,旁边再走过几个身穿黑袍的伊斯兰女人,那场景实在令人震撼。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经过这场革命,伊朗变得既不像东方,也不像西方,而女人戴头巾的态度,某种程度上,就是对革命的态度。钻进德黑兰地铁车厢,放眼望去,黑压压一片,令人感到压抑、窒息,当时脑海中不断闪现上海地铁车厢的场景,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不过现在,她们自由多了,至少在1393年的德黑兰地铁车厢里,我看到两个女学生,一屁股坐在地上,边吃薯片边聊天,其中一位的头巾慢慢滑落,露出黑色卷曲的长发。令人吃惊的是,周围居然没人提醒,就连她的伙伴也好像没看见似的。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地铁有男女专用车厢之分,如果进错了车门,会像走错了厕所间那般尴尬,而与女性车厢相比,男人那边要无趣多了。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回想当时与一群黑衣女人挤在车厢里的情景,至今感觉非常奇妙。去过埃及的我,向来不认为这样装扮的她们是丑陋的、令人恐惧的,相反总是被她们灵动的大眼睛、迷人的微笑和婀娜的身姿所吸引。德黑兰女人就更加时髦了,露出的那张脸大多可以成为最新彩妆的示范样本,再瞧那身装扮,
脑后扎起高高的发髻,头巾松松垮垮地搭在发髻上,露出大片染成金色甚至更夸张颜色的秀发;长风衣外套和窄脚裤让玲珑浮凸的曲线若隐若现,裤腿下露出高跟鞋和黑色丝袜;搭在扶手上的手臂白皙、圆润,佩戴着闪亮的手链;浑身香气四溢,而且大多数还做着同一个动作,就是低头玩手机。面对身边这些独特的漂亮女人,内心不由发出这样的感叹:女人爱美,什么都别想阻挡!女人的美,什么都遮掩不了!

    与色彩单一、沉闷的建筑相比,德黑兰街头,尤其是霍梅尼广场附近异常热闹,川流不息的车辆和人群使这座城市充满了活力,能让人很快感受到它生动的一面。行走其间,冷不丁会听到一句:“欢迎来伊朗!”等你回头,那人已消失在人群中;或是突然闪出一人,递上一张纸条或卡片,说是提供免费翻译或便宜送机场的服务等。而为了迎接开斋节,大巴扎以及附近的商场、街边小摊成为人流最集中的地方。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德黑兰,1393年
不想购物的我与当地人并排坐在树底下的石凳上,结果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得知我是中国人,一位老人将双手食指交叉,用最简单的英语告诉我“中国和伊朗是好伙伴。”离开德黑兰的那天下午,在地铁遇到一位会说英语的女人,居然陪我一直到巴士站,还帮忙询问。

德黑兰,1393年
在德黑兰的两天,遇到不少好心人,他们的友善和热情让我这个异乡人感到无比温暖,而更令我感到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诚信。记得刚到的那天中午,我去附近的小店换了
250美元,傍晚回到旅馆,发现总数少了100美元,因为之后没再动过美元,心想一定是因为新版美元容易粘在一起,多给了。第二天下午再次来到小店,原以为他们会一口回绝、死不认账,不料人家说:“先看监控录像。”接着又问了几个细节,一个小时后居然还回了这100美元,当时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失而复得的感觉好极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