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

标签:
旅游 |
分类: 行走故事 |
这里的居民大多是伊斯兰教徒,他们把葡萄牙时期的教堂改做清真寺,在那里做礼拜。而第二天傍晚这里就更热闹了,由于恰逢2月14日圆月节,全国放假,当地人和游客挤满了城墙边灯塔旁靠海的那段土路,人们弹琴唱歌,或远眺冥想,或谈天说地,只为了观赏印度洋上的宏伟日落。
因为与群走散,我便跟随晨练的当地人绕城墙走上一圈,沿途所见,景色迷人,更深的感触是,在加勒,人们过着悠闲的日子,而且没有像其他古城堡城市那样失去活力。
想要真正感受这座城市,就别去管什么“旅行计划”,也不用担心自己会遗漏什么,随处逛逛,到哪儿都会有惊喜。其实,在葡萄牙人到来之前,加勒作为阿拉伯人东西贸易的中继站已经繁荣起来。
在1000年前后,阿拉伯商人们在加勒设了商馆。在1543年建造的方济各会教堂,至今还可看到加勒曾被葡萄牙统治过的痕迹。
但葡萄牙统治时期的建筑在他们开城投降时,几乎都被烧毁了。今天已被荒草覆盖的城墙和堡垒内的街道,是在1669年按照城市规划开始兴建的。
1683年,国王的代理人——总督住进了在城堡最高处建造的总督府。加勒的繁荣在荷兰统治下的17世纪达到顶点。鼎盛期过后,城内还增建了新的建筑物。1752年,当时的总督的妻子生下盼望已久的儿子,于是建造了基督教教堂表示感谢。这是斯里兰卡岛上最古老的新教教堂,是一座巴罗克式建筑。教堂于1755年开工,20年后竣工。
遇到两位老修女,都已70多岁了,她们热情欢迎我们坐下聊聊,慈祥、温暖的笑容,营造出巨大的磁场牢牢吸引住我们,有一见如故的感觉。
与她们的聊天中,我们得到有关校服问题的解释。群一直对斯里兰卡学生的漂亮校服很是羡慕,猜想一定是政府资助的,结果修女说是政府资助一部分,并提供衣服版样,由学生家人自行缝制,看来这些家长都是一流的裁缝,要是在国内,那些平时连家务都不太会做的年轻妈妈们,恐怕要犯愁了。
同时,历史悠久而又历久弥新的荷兰殖民时期建筑遍布城内,恍惚间,好像一座充满奇异风味的中世纪欧洲小镇猛地出现在这热带国度里,不可思议的感觉。
当时,加勒城堡内大约有500户人家。城堡内驻守着荷兰军队,负责保护当地的贸易、手工业、统治机构以及居民的生活。现在旧总督府对面的邮局,就是他们当时的兵营。
保护较好的当时的商人别墅,现在已被用作旅馆。由荷兰人修建的防护设施和城市道路,大体还保持原样。原有的建筑物虽然用途已有所改变,但都仍在使用。擅长围海筑堤的荷兰人,出色地解决了城堡内低洼处的排水问题。18世纪末,在进入兴盛期的英国人面前,加勒已有所作为了。1796年,加勒被完整地移交给了英国。之后,英国人在城墙上开了现在叫做“新门”的城门,修建了水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又加固了城墙。1882年,加勒北部100多千米处的科伦坡港口被扩充完善之后,加勒便失去了它原有的重要地位,成为地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