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尼泊尔的“泰姬陵”

(2010-05-18 19:16:27)
标签:

旅游

分类: 行走故事

    旅馆前台墙上贴着一张白色建筑的照片,那是一座废弃已久却依然美丽的宫殿,老板说它就是位于卡利甘达基河东岸的拉尼嘉杜巴,被称为“尼泊尔的泰姬陵”。尼泊尔也有“泰姬陵”?这让我非常好奇,赶紧打听怎么去,老板面无表情地回答道:“只能徒步,来回要5、6个小时。”

    晚上,与小宋商量这件事,她明确表示不去,但支持我去。我知道她是怕我现在不去会后悔。第二天清晨6点半,出发前还在犹豫的我告诉小宋:“可能会去,但不管怎样一定赶在中午回来。”

    再次来到山城的中心地带,尽管当时心里想着就在这大山附近逛逛吧,可一开口却禁不住向当地人打听怎么去拉尼嘉。几经问路,终于还是踏上了进入拉尼嘉的漫漫山道。

尼泊尔的“泰姬陵”
之前听老板说,这段路是去程下坡、回程上坡,果不其然。刚开始的下坡道直让人往下冲,虽然感觉很轻松,可一回头,想到回程爬坡的艰难,就又开始犹豫了,主要还是担心自己能否有把握按时返回,当然让小宋一个人呆在旅馆等这么长时间,也有些于心不忍,可是已经走到这一步,就顾不了那么多了。一路小跑,向谷底冲去,很快这碗状的山谷中出现一个村子,远远望去,那一栋栋精心粉饰、色彩艳丽的民居点缀于土黄色的山地间,大树、植物相伴,大山作背景,一幅美丽迷人的山村图画在眼前展开。

尼泊尔的“泰姬陵”

尼泊尔的“泰姬陵”

尼泊尔的“泰姬陵”

尼泊尔的“泰姬陵”

尼泊尔的“泰姬陵”
穿过小村,深入谷底,听见流水声,想必离卡利甘达基河不远了。此时算算时间,走了两个小时,心想应该快到了,不料偶遇一位衣着体面的老伯,他亮出手表告诉我,到河边起码还要2小时,闻听此言,心里顿时咯噔一下,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午是赶不回去了,不过这尼泊尔的“泰姬陵”倒越发激起我的好奇心,非得见识其庐山真面目不可。最后,一条曲曲弯弯沿山开凿出的小径将我径直带到河边,终于看见它了,一栋高高耸立在由红砖砌成的两层平台之上的红顶白楼,不过看上去,这座位于高山脚下、卡利甘达基河畔的宫殿,孤零零的,显得既落寞又凄凉。

尼泊尔的“泰姬陵”

尼泊尔的“泰姬陵”

尼泊尔的“泰姬陵”

尼泊尔的“泰姬陵”
沿左边台阶拾级而上,看到一段漂亮的拱形外墙,但这儿却不是入口。

尼泊尔的“泰姬陵”
下台阶,穿过丛生杂草,中间有个正门,上面一串长长的石阶直通向最高处的白楼,再往右边探头瞧瞧,发现居然有段非常隐蔽的下台阶,一直伸向河边,像是方便那些坐船过来的客人上岸的码头。踏进大门,抬头望去,眼前是一座衰败的建筑物,那荒凉、残破的景象,看着就让人心酸,感觉与那座举世闻名、奢华典雅、游人如织的印度泰姬陵实在相距甚远。

    同样是为女人建造的这座拉尼嘉宫殿,由Khadga Shamsher Rana,一位因策划推翻首相而被逐出加德满都的政治家于1896年修建。1921年,此人又策划了另一起篡位再次失败,被驱逐至印度。他们离开后,宫殿内的珍贵物品大部分被洗劫一空,只剩下这座建筑在卡利甘达基河岸的风雨中慢慢衰败,如今它大部分时光用来静候少数不畏艰难的游人的偶尔光临。

尼泊尔的“泰姬陵”
                    只有树木永远相伴

    上至第一层平台,最吸引人的是右边这座有三个顶的白色建筑,门前趴着一头石造小牛,像是寺庙。

尼泊尔的“泰姬陵”

尼泊尔的“泰姬陵”
左边则是观景平台。第二层有两个水池左右对称,靠河边建有瞭望台,可以居高临下欣赏河岸美景。

尼泊尔的“泰姬陵”

尼泊尔的“泰姬陵”

尼泊尔的“泰姬陵”
最后站在了白楼前,靠近些看,才发现这栋建筑外墙的颜色其实是蓝白相间,只有背面的外墙是全白的。走进这栋欧式建筑,目光所及的罗马柱、雕花铁栏杆、拱形的百叶窗,以及外墙那三角形、半圆形的雕花装饰,无不让人感觉仿佛身处欧洲贵族的豪宅。

尼泊尔的“泰姬陵”
                                  建筑物的背面,以及通往后山的过道

尼泊尔的“泰姬陵”

尼泊尔的“泰姬陵”
整栋楼共三层,第二层有观景大阳台,后面还有通往后山的过道。我开始羡慕生活在这座宫殿的主人了,他们在享受宫殿的奢华、安逸和舒适的同时,又与大自然如此亲近。人工与自然,奢华与朴实,热闹与安静,就这样在此和谐交融,真是个逃避尘世喧嚣的好地方。

尼泊尔的“泰姬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