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访丛林中的寺庙之小村过夜

(2009-03-12 20:05:38)
标签:

旅游

分类: 行走故事

    从三波坡雷古回来,摩托车直接开进了磅同附近的村子,停在田间一户人家的院里,这儿是司机的家。刚下车,饿坏了的他赶紧让妻子准备饭菜,我则绕着院子转了一圈。

探访丛林中的寺庙之小村过夜

从孔师傅家不难看出,生活在农村的柬埔寨人都将自家房屋建在高高的木桩上,这样既能防潮,房子下面的阴凉处还可被用来储藏杂物,或供家人休息、乘凉,真是一举多得。我们盘腿坐在下面的木板桌上,一人一盘米饭,就着浅半碗鸡块,每块都被切的又薄又小,精瘦精瘦的,如同这个国家的人。就这样垫了个半饱,然后谈定价钱,明早出发。

    第二天早上7点,孔师傅准时来接我,看得出他做了充分准备,只是其穿戴让我有些不太理解。里面穿了件长袖衬衫,质地挺厚实,扣的也是严严实实的,为什么外面还要套件红色厚夹克呢?另外,厚重的头盔里居然还戴了顶棒球帽,且帽沿在后,难道他不怕热?与司机相比,我穿的就单薄多了,短袖速干衣,外披薄衬衫,也没觉得很冷。就这工夫,人家已动作利索的将托杆箱与自己的麻袋用绳子紧紧固定在车头与车座间,一切准备就绪,我背上背包、摄影包跨上车,双手搂住师傅的腰,兴奋地喊道:“出发。”师傅合上头盔前盖,笑着回了句:“又是个爱冒险的。”

    不过,这是在冒险吗?我可不这么认为,尽管路况确实差,需时刻留心大大小小的水坑,歪歪扭扭的牛车辙印,以及厚厚的沙地,还要穿过荒无人烟的森林,要知道在这片迷宫似的森林中转错一个弯,就会彻底迷路;甚至有时得步行通过一座破旧的木桥,或十分险陡的土坡,然而这一切因为有像孔师傅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司机而变得不再艰险,相反这有惊无险的过程让我十分享受,只是苦了我的屁股,经过长时间的颠簸,皮都磨破了。

    4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Ta Seng村,村里没有客栈,只好在民居内过夜。

探访丛林中的寺庙之小村过夜

摩托车停进了一户人家的院子,女主人下楼迎接,从两人的交谈中不难看出孔师傅与这家人家的关系不一般,想必这也是他选中这里接待游客的原因之一。跨下车,我几乎迈不开步子,浑身上下、箱包外面一层黄土,感觉整个人像是刚从土堆里爬出来似的。这时,疲惫不堪的孔师傅已从麻袋中取出吊床,将两头长绳系在木桩上,躺下睡去;女主人赶忙升火做饭,我则趁机到处逛逛。还未走出院门,旁边小屋外一位正给孩子喂奶的长发女子吸引了我,

探访丛林中的寺庙之小村过夜

坐在吊床中的她是那么宁静、安祥、神圣,其充满母爱的眼神真让人难以相信眼前这位女子看上去才不过20出头的年龄。

探访丛林中的寺庙之小村过夜

面对镜头,她神态自若,不时露出迷人的笑容,好个漂亮妈妈。

探访丛林中的寺庙之小村过夜

 

探访丛林中的寺庙之小村过夜

跨出院门,极具柬埔寨风情的高脚屋沿中间狭长的土路一字排开,当时太阳正猛,村民大多躲进了房屋下面的阴凉地里休息,

探访丛林中的寺庙之小村过夜

也有女人忙碌着,

探访丛林中的寺庙之小村过夜

 

探访丛林中的寺庙之小村过夜

还有一群嬉笑打闹、无忧无虑的孩子。

探访丛林中的寺庙之小村过夜

 

探访丛林中的寺庙之小村过夜

 

探访丛林中的寺庙之小村过夜

    天太热,没走多远便回去了。午餐是硬米饭配白菜、肉汤,白菜中放了些碎鸡骨,肉汤黑乎乎的,一股腥味,勉强将米饭和白菜咽下后,赶紧请师傅转告,不用为我准备晚餐了。

    从圣剑寺回到村子已是傍晚时分,站在村头,夕阳余辉下的小村充满诗情画意,更充满了活力。

探访丛林中的寺庙之小村过夜

 

探访丛林中的寺庙之小村过夜

这一天中难得的清凉时光谁也不愿浪费,家家户户都在忙着自家的那点活计。

探访丛林中的寺庙之小村过夜

 

探访丛林中的寺庙之小村过夜

 

探访丛林中的寺庙之小村过夜

村民纷纷走出屋子,或散步聊天,或去小店购物,或路边小坐,享受着小村独有的那份宁静和悠闲。

探访丛林中的寺庙之小村过夜

回到住地,孔师傅正美滋滋地与这家主人共饮自制的椰子酒呢。

探访丛林中的寺庙之小村过夜

                          看着镜头的是孔师傅

    登上小楼,空荡荡的屋里只有两张大床,其中一张仅铺了块草席的留给了我,当时心里还挺感激人家的,因为午睡时,躺在上面还直冒汗呢。哪料想,深夜气温骤降,冻得我是直打哆嗦,感觉这简直跟上海冬天的温度有得一比,更要命的是铺在下面的席子,好个冰冰凉、透心凉啊。赶紧起身,摸黑将薄毯垫在下面,再从行李箱里取出薄被盖在身上,可即便这样还是觉得冷,便索性不睡了。好在,这难熬的寒夜并不长,鸡叫头遍就知天快亮了,不过之后更别想睡了。村里的鸡呀、狗啊忙着互致早安,鸡鸣狗叫声是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响彻整个小村的上空,这支“合唱曲”最后在大猪、小猪发出的低沉吼声中结束,天亮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