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在耶路撒冷——走上“悲痛之路”

标签:
旅游 |
分类: 行走故事 |
耶稣在彼拉多的官邸被判有罪后,背负十字架所走过的那条通往各各他山的路,便是著名的“悲痛之路”,全长1公里。
“悲痛之路”的含意所表现的不仅是耶稣的心情,还寄托了所有在路边凝视着他的人们的哀伤。当然最悲痛的人莫过于圣母玛利亚了,看到爱子被污以罪名后她的苦楚可想而知。
耶稣在这里背上了十字架,还被罗马士兵戴上荆棘冠冕,遭到鞭打。
教堂的彩绘玻璃上描绘了当时的情景,祭坛的拱顶上装饰着荆冠。
第三站是耶稣不堪十字架之重初次跌倒的地方。
来到第四站,这里是亚美尼亚人建立的苦恼的圣母玛利亚教堂。
据说玛利亚在这儿见到了背负十字架的耶稣。教堂的门上描绘了当时的情景。行至第五站,据《马可福音》记载,古利奈人西门在这里替耶稣背上了十字架。
第六站现在为贝洛尼卡教堂。
一位名叫贝洛尼卡的女子曾在这里用一块手绢擦拭耶稣的脸,于是耶稣的面容便印在了这块手绢上。如今这块手绢不公开地保存在意大利圣彼得大教堂里。第七站是基督教传说中的审议门,
耶稣被这里的铺路石绊倒过两次,而且门上据说还曾挂过耶稣的罪状书。走到第八站,
据《路加福音》记载,耶稣在这里对耶路撒冷的姑娘们说:“耶路撒冷的女子不要为我哭,当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女哭。”终于来到圣墓教堂的入口,
罗马时代的门柱旁是耶稣第三次倒下的地方,这儿就是第九站。
教堂的右手边是各各他山的罗马天主教小教堂,耶稣在这里被剥去了衣服,此为第十站。
第十一站在该小教堂内部的祭坛,耶稣在这儿被钉上了十字架。与罗马天主教小教堂相邻的希腊正教会小教堂的祭坛为第十二站,
这里有耶稣受难的画像,祭坛的岩石上做了记号的地方,据说是耶稣的十字架放置的地方,处刑的耶稣就是在那里断了气。
当时耶稣大声喊道:“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之后,耶稣断气了,神殿里的幔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对面站着的百夫长看见耶稣这样喊叫断气,说了句:“这人真是神的儿子。”在罗马天主教小教堂与希腊正教会小教堂间有一处玛利亚为耶稣之死哭泣的小祭坛,这是第十三站,
据说圣母玛利亚从这里收敛了耶稣的遗骸。“悲痛之路”的终点,即第十四站,也就是耶稣被收敛入墓的地方,
教堂内天使礼拜堂的深处有个小房间,墓碑便收藏在那里面。
每天都有大批朝圣者和游客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候进入这小房间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