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从一到排龙乡,小居便闷闷不乐。我知道对他来说,徒步墨脱要比徒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去看什么大拐弯有意义的多,尤其当他得知须支付背夫的400元及每日的80元管理费后,更是失去尝试的欲望,只是瞧我信心满满的样子,又听当地人说这条徒步线路是如何艰险,不放心我一个人进去,于是只得死撑着留了下来。
与我们同在一家旅店投宿的有两位来自武汉体育学院的大学生,是徒步走滇藏线的年轻勇士。其中一位叫小林的听了我对大峡谷的介绍后,跃跃欲试,当即表示借钱也想进去走走,一旁的小居见有人陪我,也乐得全身而退,他决定第二天赶往八一。当晚,我和小林先去管理站预付800元的押金,再买了些矿泉水和饼干,又向店老板讨教了一些经验,我们决定不请背夫,反正死活只有一条路,一切就走着瞧吧。
其实,雨季是最不适合徒步大峡谷的,就连曾经多次徒步进入的店老板也不住地劝我们三思而行,着实为我们捏了把汗。晚上,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躺在床上的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担心明早能否按时出发。
第二天清晨,我和小林干掉两大碗蛋炒饭后,冒雨出发了。小林背着装有水和食物的背包走在前,我将相机挂在脖子上、塞进外套里,手撑雨伞断后。我们顺利跨过第一座索桥,沿排隆藏布江向下游走。一路大多在山崖小径行走,向上看是陡壁直插蓝天,向下是悬崖急流,一旦失足则会跌入万丈深渊,绝不可能生还。仅供一人通行的小路几乎被野草遮掩,裤腿不一会儿便被打湿,而那些隐藏于草丛中的小蚂蟥此时也开始行动了,它们不动声色地钻进鞋子甚至衣服里,我的脚踝和上身都留下了斑斑血迹。幸好小林带有防蚊水,一喷,小蚂蟥即刻脱落,有时来不及了便索性用手将它们拽下来。
很快行至第二座索桥前,但见它高高悬挂于雾气弥漫的峡谷急流之上,灰暗色的经幡随风飘舞,长长的索桥令人不寒而栗,正如我那颗悬在半空中的心。
索桥上下四根钢丝绳的两端固定在岩石或铁桩上,下面两根则横铺于木板上,两个人走在上面倒没感觉晃得厉害。
越往深处走,峡谷的景致越美,仿佛进入了梦幻般的仙境。
世界上最高的河流拦腰切开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世界上再没有哪个峡谷比蜿蜒在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更长、更深,也没有哪个地方比它更加丰富多彩、气象万千。
又走了没多久,前方因泥石流或山体滑坡,路迹消失了,只能自找出路。山上不时传来轰隆的响声,偶有碎石落下,顿感危机四伏,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就在我们顺利走出泥石流区和塌方区而倍感信心大增之际,突然出现的一条湍急水流让我们傻了眼。从山上奔腾而下的水流借着雨势冲垮了路基,更冲垮了原本架在上面的两根圆木。小林使足全身力气试图将圆木重新架好,无奈几次尝试皆告失败。不过话说回来,当时即便他架好圆木,从上面走还是十分危险,太容易滑下去了。不死心的他还爬上山去察看一番,同样无路可走。我倒挺想脱鞋赤脚走过去,可脚刚碰到水,冰冷刺骨,让我不由得打了个寒颤,只能眼瞅着这条宽大而又深不可测的水流发呆。踉跄地站上石块仰脖一望,我的天,滔天大水像猛虎般咆哮着向我扑上来,恨不能将我一口吞没,同时感觉似乎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要将我推向峡谷的深处。这景象不禁让人感叹: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渺小啊。
刚才还走得热气腾腾的两人,此时早已全身冰凉。浑身湿透、筋疲力尽的小林望着湍急的水流对我说:“要是小居也来,我们就能过去了。”
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却被大水挡住了去路,我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望着小林稚气未脱的年轻脸庞,突然想起每回出远门老妈都会提醒我的那句话:“安全第一。永远记住:你的生命不仅仅只属于你自己,还属于那些爱你的家人和朋友。”我深深地叹了口气,对小林说:“就到这儿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以后还会有机会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