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恨交加的印度火车之旅

(2007-04-04 19:09:15)
分类: 行走故事

   在瓦拉纳西那两天,感冒终于好了,体力也逐渐恢复,再加上旅馆有订火车票的服务,我决定坐火车前往萨特纳。又因为这家旅馆是背包客的地盘,服务员问也不问就为我买了SL(Sleeper Class)卧铺票,我知道这是卧铺中最便宜的。

   尽管火车的发车时间是深夜11点半,但考虑到晚上摸黑出发的诸多不便,以及天气原因,我到达火车站时才5:40分。步入大厅,眼前嘈杂、混乱、拥挤的场面,令我不知所措。昏昏暗暗的大厅里,右手边排着二、三条长队,人们大都很有耐心,不急不躁,悠闲的心情如同那些正在队伍中慢悠悠踱步或只是趴在中间懒得动弹的牛一样。左边的空地被候车的男男女女、老老小小占据了,他们在地上铺块布,用包作枕头,身上再盖条毯子(或布单),横七竖八躺了一地。那块布的大小决定了他们各自领地的范围,若再仔细辨别,你还会发现其中围坐(或睡)在一起的大多是一个大家庭。左右两边各被长绳隔开,中间留出通道,进出站的旅客在此川流不息。我在靠近外国游客问讯处的小屋边找到空位坐下,里面的工作人员好心提醒我快到点时要时刻注意广播通知或不时确认火车到站时间,当时我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看来今晚要打持久战了。

   随着进站候车的旅客越来越多,我座位旁边的空地不一会儿便被一群人挤满了,他们象征性地用手拂去地面的灰尘,然后一屁股坐了下去,想到之前工作人员曾用脏兮兮的扫把扫过这儿,我赶紧扭过头去。这些印度人似乎早已习惯这经常误点的火车,准备工作相当充分。围坐在我旁边的女人们当即从随身携带的布包中取出大小不一的不锈钢圆餐具,里面有盛放恰巴提(饼)的,也有盛放咖喱蔬菜的,甚至还有汤,每人就着一个餐具盖子,用手抓着吃,我记得那手刚才还摸过地,没见她洗过。最后好像是甜点,她从塑料袋里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块块还粘乎乎的沾着糖浆的油炸点心分给大家,当她一仰脖发现我时,便想分给我一块,我赶紧摇头并谢过,虽然当时我也很饿。肚子填饱后,女人们又从包里拿出小孩的厚衣裤和袜子等,给三个正闹作一团的孩子们套上,然后铺上布单,让身边的男人和孩子躺下,盖好毯子,自己则一脸疲惫地坐在一边。

   快到11点时,我坐立不安了,赶紧拖着行李来到站台,希望能遇到同乘一趟车的背包客。没想到,站台边也坐满、躺满了候车的旅客。这时过来一位外国女子,就在她放下大背包时,我赶紧上前打听,巧的是我们居然在同一车厢。于是,她负责问讯火车的具体到站时间,我负责照看行李。

   凌晨时分,外面飘着雨,站台寒气逼人。我穿着外套、牛仔裤和运动鞋都还冻的瑟瑟发抖,更何况那些只披着单薄的沙丽、光脚穿拖鞋的印度女人了。幸好,我身边有自己人。这位来自德国柏林的年轻女子每次从大厅回来都会给我带杯热茶,将她自己买的长披肩借我御寒,还送我在印度买的书消磨时间。

   火车到站时间又从凌晨2:10分延误到3:30分,还是没来。这该死的、可恶的、杀千刀的印度火车,太不给面子了,这可是我在印度的第一次火车之旅啊。饥寒交迫的我,心情本来就糟,偏偏还有些猴子从站台屋顶窜下来觅食,凑热闹,害得我们还得时不时为它们让道。

   火车终于在将近凌晨4:30分缓缓驶进车站。刚钻进车厢,一股难闻的异味扑鼻而来,令人窒息;眼前景象更是让我目瞪口呆,放眼望去,黑压压的一片,尽是人。我从未见过一列车厢能挤下这么多人,每个隔间左边有上、中、下共6个铺位,靠右走道边还有上、下两个铺位,9个隔间也就有72个铺位,再加上塞得满满当当的行李物品,使得空间更加狭小,我们可是费了半天劲好不容易才挪到最后那个隔间。这下我可体会到印度作为仅次于我国的人口超级大国的难处了,因为人多,居然连另一边走道的空间也利用上了。

   迷迷糊糊睁开眼时,外面已是阳光灿烂,火车时开时停,一些印度人正忙着用细木棍刷牙呢,塞进嘴里的是根棍,几分钟后拿出来,木棍的那头已现出植物细长的纤维,还真像我们用的牙刷,只是人家的更环保。每当火车靠站,那可就热闹了,小贩们在本已狭窄的过道里来回穿梭,叫卖声此起彼伏,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卖茶的,右手提大茶壶,左手握纸杯,口中高喊“恰、恰(茶)”,这声音至今还萦绕耳边。不过,最厉害的还是卖咖啡的,放了六、七杯咖啡的托盘被小贩手举着欲挤进车厢,在上下车旅客的合力推挤下,人家的杯子硬是稳稳地立在托盘上,未见撒出半点咖啡沫。

   当然,像这样误点5个小时的火车只是特例,后来乘坐的4趟列车虽然照样误点,但不需要等这么长时间了。而且因为买的是AC(Air-conditioned)级别的车票,价钱虽然比SL级别的贵好多,但换算成人民币大约在100元左右还是挺便宜的。印度列车也有特快、快车、普通车等种类,票价高低取决于等级和距离的排列组合,最大特征就在于等级区分。头等车厢我没坐过,不好说;二等、三等的都有细分,其中我坐过二等有冷气的坐席车厢,类似飞机的经济舱;睡过有冷气及没冷气的三等卧铺。总体感觉AC等级(有冷气)的都不错,舒适且干净,包括厕所。还因为非该等级的乘客不可随意进入,车厢内也就显得更加宽敞、整洁;里面的乘客,大部分是印度人,从穿着来看也要体面的多。AC等级的卧铺车厢一般都提供毛毯、床单和枕头,而坐席车厢甚至有时会提供餐饮,从占西到阿格拉的车上我就享受到了这种服务。首先送上一杯水;接着是袋泡茶、糖、奶粉各小包,外加小壶热水,也就是自助茶;最后是干面包条沾奶酪,搭配西红柿汤,味道不错。

   我第一次买票是在卡久拉霍,在印度朋友的帮助下,终于将申请表中的姓名、年龄、性别、地址、目的地、等级、日期时间等等填写完毕,不一会儿,一张从占西到阿格拉的车票就从里面的电脑中打印出来了。后来自己又买过3次票,除了填表比较麻烦外,排队等候时间都不长,有的地方还有外国人售票处,非常方便,只是最后一次在杰伊瑟梅尔火车站买票时排了2小时的长队,吃足了苦头。尽管填表有些麻烦,但我还是挺喜欢这种实名车票的,至少不用跟那些令人讨厌的“黄牛”打交道了。

   因为火车经常误点,印象中我傻乎乎呆在车站等车的时间要比排队买票,甚至在车上所花的时间还要漫长得多。不过,如果当时你也以一种不输给他们、悠哉游哉的心情仔细留心观察,就会从中发现印度那生动、有趣、幽默的另一面。印度火车车厢的门大多不上锁,每当列车进站,你总能看见一些年轻人迎风站立在门外,拉着把手探出大半身子,列车尚在行驶中,他却已飞身跳下,动作十分敏捷;赶火车时也一样,个个像铁道游击队的队员,一个健步,飞身跃上。有一次,一位大爷就是在跳下火车时,一只鞋子不慎掉进铁轨旁,他儿子只得跳下去帮他捡起来。铁轨间可以自由通行,只要你不嫌爬上爬下麻烦;那些在铁轨间上窜下跳的小贩、乞丐,感觉口渴了,随手打开为火车加水的龙头,痛快地喝上几口,然后关上走人。牛也是这里的常客,它早已被人宠坏,哪儿有它不敢散步的地儿呢,不过人家也挺聪明的,火车进站时,也晓得暂时靠边躲一下。而这里真正的主人其实是老鼠,它们早已在铁轨下安家落户,大白天你也能瞧见它们忙活的身影。站台上人潮涌动,趾高气扬的是那些欧洲游客,身边一般都有一、二位穿着体面的印度人陪同,身后则跟着个头顶大箱子、手里再拎上几个行李的搬运工,他们大都一身红衣,头缠红布条,有点像上海火车站的红帽子服务队。不过,论头顶功夫,还是印度的“红帽子”厉害,他们只须将红布条缠在头上,便能顶起二、三个箱子。如果饿了,站台上有油炸食品,喷香喷香的;渴了,可以买瓶矿泉水或一杯茶,如肠胃了得,还可以像当地人那样打开龙头喝水;想朋友或想家了,立刻可以到站台电话间聊上一会儿;实在闷的慌,也不要紧,会有一些小孩突然出现在你面前,先是敲上一阵锣,然后表演几个高难度动作,你只需给他几个卢比就行。

   火车即将进站及进站的这两段时间最让我紧张。即将进站时,担心列车临时改换停靠站台,又总是听不清广播通知,只得手握车票不停地询问身边其他旅客;进站时得瞪大眼睛四下找寻车厢,因为有时这些印度人只是用粉笔在不起眼处写上编号。根据我自己的经验,不耻下问才是减少麻烦的最好办法。

   总而言之,在印度坐火车的体会真是一言难尽,各位朋友下次有机会去印度亲身感受一下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