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沙相伴西行路

(2006-09-26 14:27:10)
分类: 行走故事

翻过阿尔金山,满眼尽是土黄色的沙砾,滚滚热浪向我们袭来,那干涸的米兰河顶多也只能算是条小溪。听说米兰消失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洪水,米兰河也许在一夜之间将米兰城淹没得一无所有,满地的沙砾就足以说明。洪水在毁掉了米兰之后,也毁了米兰的农田,于是,米兰人走了,只留下米兰这个地名。如今,一座新的米兰镇出现在这片新绿洲上。下午4:30分左右,我们到达米兰镇。其实,这只是新疆兵团的第三十六团场所在地,一条道路很干净,商店、宾馆、学校、医院------俨然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小世界。那天晚上,我们在镇上散步,路边的白杨树长得非常高大,真是一片美丽的绿洲。其实到了米兰都会有到米兰、楼兰古城的冲动,但因为费用、装备、安全等因素,我先打了退堂鼓。当时,满脑子就想尽快离开米兰,身处99%为汉族人的米兰,总让人觉得好像是在内地某个小镇,毫无新鲜感。

第二天上午10点,我们坐上开往若羌的班车。刚驶离米兰没多久,就刮起了沙尘暴。从北京来的群和小崔自然对此不陌生,而我可是第一次领教它的威力。只见漫天黄沙飞舞,顿时天色昏黄,风声时强时弱,暗淡的橙黄色沙尘笼罩了天空,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尘土味。3小时后,当我们到达若羌县时,沙尘暴减弱为浮尘天。若羌真大,街道整洁、宽敞,这个有着四万人口的县,面积却有二十多万平方公里,比有些省的面积还大,堪称中国之最。只是这沙尘天实在让人心烦,班车司机见我们没有在此停留的意思,便帮忙联系出租车,直接送往且末。奇怪的是,一出县城,我们又钻进沙暴之中,除了漫天飞扬的沙尘什么也看不见。小车飞快向前驶去,似乎也想从中挣脱出来,但一切都是徒劳。天空中仿佛有双无形的大手,不停地将沙尘向下抛撒。等我们赶到且末,还是扬沙天。此时已是下午4点多钟了。

且末,我国第二大县,早在7000年以前,在车尔臣河流域就有人类活动,西域三十六国的小宛国和且末国就在县境,古“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叮噹了几千年。安排好住宿,我们赶到客运站,得知明天上午开往民丰的班车票全部售完。还是先解决肚子问题吧,这一整天也就在米兰吃了顿早餐,早已饥肠辘辘了。旁边维族人搭设的遮阳长廊里飘来烤羊肉串的香味,这里不错,即能品尝维族风味的食物,还可暂时避开讨厌的沙尘,我们进去在一家餐厅的长桌前坐下。每人各点一份伴面,另要十串羊肉串。群不喜欢吃肉,到外面买来西瓜,先放进老板冰柜里。回来时对我说,有人问要不要去古墓拍照,可这天气,灰蒙蒙的,什么也看不清楚,拍什么啊。不过,当我们与这对维族夫妇及他们的孩子分享西瓜时,群倒是直后悔忘带相机。老板得知我们要去民丰,当即打电话给他朋友,谈好价钱后,我们决定放弃住宿立即上路。

司机也是维族人,初次见面时,那身干净、整洁的白衬衫,以及车内雪白的椅套给我留下美好印象,他是我这次新疆之行所遇见的最注重个人及车辆形象的维族司机。小伙子长得高大挺拔,才29岁,已成家,所以看上去特别老成。说来也怪,离开且末不多久,就在我们谁也没注意的档口,小车居然冲出沙尘飞舞的大罩子,突然间,整个世界蓝天、白云,阳光灿烂,而那沙暴仍在我们身后发威呢。大自然真是神奇。不过,司机提醒我们,左边远处正有一股沙尘向这边袭来,几小时后可能抵达民丰。此时,我们的目光被公路两边美丽的胡杨林深深吸引,哪顾得上操这份心。

风沙相伴西行路走近这些沙漠里的英雄树,粗大的躯干挺立着,伸展其枝桠,或直或曲,或独立,或群居,弯曲中透着挺拔,茁壮中昭示苍劲。

风沙相伴西行路

 

风沙相伴西行路

 

风沙相伴西行路

在夕阳余辉的映衬下,一枝一叶无不显露出神秘、悲壮和顽强的情绪。

风沙相伴西行路真是不见沙漠不知天地之广阔,不见胡杨不知生命之顽强。到了沙漠,见了胡杨,才能领悟到生命的顽强和智慧在于对饥渴的忍耐和对寂寞的选择。

晚上10点半多,我们到达民丰。

第二天晚上8:30分,就在我们从宾馆步行到客运站的路上,沙尘暴卷土重来,大风夹裹着沙土在空中旋舞。尽管步行只需短短10多分钟,我们却走的十分艰难,漫天沙土狠狠抽打着我们暴露在外的脸和手,好不容易才找到一辆发往于田的依维克车。想到这位维族司机居然要在如此恶劣的天气情况下出车,我佩服他的勇气,同时不免又有些担心。等我们在车内坐定,瞧见窗外的情景,才发觉也许这担心是多余的。只见那些维族人在飞扬的沙尘中或手推小车缓步前行,或站在路边漫不经心地聊天,就是不见惊慌失措、四处躲避的混乱场面,当时群感叹道:瞧人家,个个胜似闲庭信步,那些沙子像是他们的亲密朋友。是啊,祖祖辈辈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的南疆维族人整天沙里来、沙里去的,对沙尘暴恐怕早就习以为常了。不过,这次沙尘暴可是来势凶猛,威力超强,狂风卷裹着沙土扑向公路,渐渐将路面覆盖,司机只能在车灯的照射下,靠分辨中间那条黄线把握方向。坐在前排的群不时发出“看不见了”的惊呼,会开车的群此时感慨地说:“那条黄线,在城里是警察罚分的依据,在这儿可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线啊。”而坐在后排的我,还明显感觉到沙子真是无空不入,即使关了窗,摸摸裸露在外的手臂就像刚抹上一层沙似的。

    深夜11:30分左右,我们终于熬到于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擦肩而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