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拉萨,群将奔赴亚东采访在那儿工作的学生,之后再找机会上珠峰,王老师还在为是否去阿里犹豫不决,而我已不打算去珠峰和纳木错了,留下点遗憾,待日后再来弥补吧。
8月15日上午11点多,我搭上开往西宁的班车,第二天晚上8:50分到达西宁,找了家火车站附近的旅馆住下,并在旅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顺利买到17日晚上回上海的火车票。
17日中午,办好退房和行李寄存手续后,我想找家茶馆打发时间,旅馆服务员推荐我到前面宾馆的茶楼去。站在气派的宾馆面前,再看看我这副模样,实在不搭调,倒是路口的一处小摊令人倍感亲切。一张不大的长方形桌子,四边各摆放一条长凳;一位披着黑色头巾的回族老妇面容慈祥,

正麻利地为客人端酸奶、将粽子剥皮放进盘里,然后淋上加了菜籽油的蜂蜜。

我也进去要了一碗酸奶和一个粽子,味道真是好极了。这里的生意还真不错,人来人往。每当有熟客进来喝酸奶,看到我这个手持相机的异乡人,总会热情地打招呼。有位回民大爷,听说我从上海来,连忙对我说:“我的子女都在上海开面馆,卖牛肉拉面。告诉我你的手机号码,等我到上海,一定请你去尝尝正宗的牛肉拉面。”征得他的同意,我为大爷拍了几张照片。

由于赶着去礼拜,他不得不向我告辞,临走时硬是塞给大妈一块钱,说是给我买酸奶喝。
这里的摊主姓张,是一位性情豪爽、谈吐幽默的回族大爷。

两位老人在此摆摊14年,风雨无阻。难怪那些客人告诉我,如果哪天不来这里喝上一碗酸奶、吃一次香喷喷的粽子就浑身难受,不与张大妈、张大爷聊聊,这一整天都不舒服。客人们知道我是上海人,便向我揭发张大爷的老底。原来大爷年轻时,曾喜欢上一位上海女知青,哪知人家却另有所爱,找了一位被大爷认为不像男人的上海男人。直到现在,大爷对上海男人还心存偏见呢。
又坐下来一位喝酸奶的老人,见我拿着相机边与客人聊天边拍照,以为是下来体察民意的摄影记者,于是向我大吐苦水。这位曾在西藏当兵30多年,后退伍在西宁从事外贸工作的内地老人,现在的退休工资才5、6百元,他的孩子们大都失业,靠打零工过活。他还告诉我,青海人的工资普遍低,下岗人员也很多,甚至在1994年还发生过上街游行事件。这倒使我想起,之前在上海至西宁的火车上,同车厢的两位原西宁棉纺厂退休职工以及另两位回西宁探亲、处理房产的原上海知青也曾对我谈起这些情况。老人还指着正在街边拾瓶子的中年妇女说:“她原来就是从北京过来的知青,退休后靠拾瓶子过活。”听完老人的这些话,看着他无奈的表情,实在让人心酸,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静,同时使我更加懂得应该珍惜自己现在的生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