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行走故事 |
买好门票,由边门进入大昭寺后沿顺时针方向首先看到宽阔的露天庭院,这里曾是规模盛大的拉萨祈愿大法会“默朗钦莫”的场所。届时拉萨三大寺的数万僧人云集于此,齐为众生幸福与社会安定而祈祷,同时还举行辩经、驱鬼、迎诸弥勒佛等活动。庭院四周柱廊廊壁与转经回廊廊壁上的壁画,因满绘千佛佛像而被称为千佛廊。整座大昭寺的壁画就有4400余平方米。继续右绕,穿过两边夜叉殿和龙王殿,数百盏点燃着酥油供灯的后面便是著名的“觉康”佛殿。它既是大昭寺的主体,也是大昭寺的精华之所在。佛堂呈密闭院落式,楼高四层,中央为大经堂。
我刚想径直走进大经堂,见一旁有一支队伍正缓缓朝内挪动,便不管三七二十一也加入其中。站在我前面的是一位藏族老妇人,矮小、瘦弱,灰白的长发因久未梳洗而变得干枯、蓬乱,编成辫子随意拖在身后,又黑又脏的手紧紧捏着一叠一角钱的纸币。两位年轻人排在我身后,正谈笑风生。从其中一位的长相、穿着来看,肯定是个藏族小伙,可另一位就难猜了。他看上去20多岁,头发清爽,白皙干净的脸上架着一副无框眼镜,身穿浅蓝色西服,搭配白衬衫和蓝白格子领带,显得非常斯文。此时,一心想弄清楚究竟为何排队的我终于忍不住向他打听道:“请问,我们排队干什么?”“朝拜释迦牟尼佛祖啊。”他用标准的普通话回答,并接着解释道:“释迦牟尼佛堂是大昭寺的核心,这里是朝圣者最终的向往,供奉的释迦牟尼像是文成公主带来的。因为我最崇拜释迦牟尼,所以只要来拉萨,就一定会到大昭寺朝拜。”“你是藏族人吗?”我好奇地问,“当然是。”“可从你的肤色和穿着来看怎么也不像是个藏人。”他听完大笑起来,他大笑时的模样像极了韩国的明星裴勇俊。“我在日喀则的一家公司上班,可能是整天呆在办公室里的缘故,才没被晒黑的吧。我这次到拉萨是来学习的,明天就要回去了。”此时此刻我感到非常幸运,遇到能说一口流利普通话的藏族年轻人,于是大胆请求:“我是第一次来大昭寺,可以请你做我的导游吗?”“好啊。”他爽快答道,并当即开始介绍:“现在看到的就是造型精美的千手千眼观世音塑像,两侧有两尊装饰华丽的佛像,左为莲花生,右为强巴佛塑像。”他接着说:“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大昭寺还有一个传说呢,寺址最早是一片湖,松赞干布曾在此湖边向尺尊公主许诺,随戒指所落之处修建佛殿,孰料戒指恰好落入湖内,湖面顿时遍布光网,光网之中显现出一座九级白塔。于是,一场以千只白山羊驮土建寺的浩荡工程开始了。大昭寺共修建了三年有余,因藏语中称“山羊”为“惹”,称“土”为“萨”,为纪念白山羊的功绩,佛殿最初名为“惹萨”。其实拉萨的名字也是来源于此。”
正说着,有个老外以为他是导游,便过来询问,年轻人用流利的英语作了回答,令我刮目相看。从这个年轻人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西藏不可限量的未来。
大经堂的四周俱为小型佛堂,开间均不大但布置简洁。队伍鱼贯而入,藏民们有的添上酥油,有的塞进一角纸币,拜过后临出门还要用手触摸门框。就这样不知进出了多少小佛堂后,我们终于来到位于正中心的释迦牟尼佛堂。气氛愈加凝重、肃穆,在低沉、有力的念经声中,一些藏民在佛堂外磕等身长头,里面有两个喇嘛正忙着为释迦牟尼像贴金。我学藏民的样,也分别在释迦牟尼像的左右两侧跪拜,内心期盼佛祖能传递给我智慧和力量,顺利完成这次阿里之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