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和田地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2021-12-22 04:07:02)
标签:

转载

分类: 世界游景美食
[转载]和田地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转载]和田地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出差和田,正是深秋,远远看见路边白杨林子间晾晒着红色的毯子,树下支着一口热气腾腾的大锅,一位维族姑娘正在忙着煮染半成品。

没错,是一家简易的手工地毯作坊,这类民间文化亦是我的兴趣点,急忙停车,沟通之后,匆匆拍了个把小时。

让人自豪的是,中国新疆是世界地毯的发祥地,和田是新疆地毯的原乡,有和田民丰县古精绝国故址和楼兰  等地出土地毯残片为证,同时出土的木简上还发现过“和田地毯”等字样,说明至少两千多年以前,这里的人们就开始织造地毯。

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充满了智慧的先民,据传,东汉时期,和田当地农民阿克希凡发明了用棉花线做经线,用羊毛线做纬线织扣栽绒的地毯织造工艺方法,用身边常见的核桃皮、石榴花、沙枣皮等植物为原料,拌上铁锈发酵染色,使之前粗陋原始的地毯更加精细漂亮,阿克希凡因此也被称为“地毯之父”。

古代,西域地毯属高档流通商品,与波斯地毯相映生辉,一是贸易,一是进贡礼品,中国历朝大多用于皇家宫殿或高官宅邸,寻常百姓用不上好的新疆地毯。

现在和田地毯出口到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设计、工艺、产量规模等各方面水准不断提升,还有非常现代化的和田地毯厂等顶尖企业,但其基本制作原理还是阿克希凡大叔的原创,就像我看到的这个和田最普通的地毯作坊里的程序一样。

地毯是一种统称,也包括各类挂毯,甚至桌毯、床毯等。

北京人民大会堂怀仁堂和自治区人民会堂以及许多宾馆、酒店里都能见到和田地毯和艺术挂毯。 1992年和田为人民大会堂新疆厅制作了面积为56.7平方米的540道大型艺术挂毯天山颂,该毯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纯羊毛手工艺术挂毯。

新疆地毯为什么好,有何内在逻辑?

道理很简单,在新疆,几乎每个家庭里都有地毯,地毯与当地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织造工艺源远流长,成为一种传统文化,这也是新疆地毯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此外盛产适宜制作地毯的新疆羊毛等原料是另一个原因。

新疆地毯的美,也与历史上丝绸之路以及多民族文化交融汇聚有关,其美学内涵联通东西方文化审美价值,丰富多彩,绚烂无比,是人类的精神财富。

[转载]和田地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虽是手工作坊,有些工序也用机器代劳。

[转载]和田地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作坊里的工匠大多为男子。

[转载]和田地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墙上有一件做好的地毯成品。

[转载]和田地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好的羊毛原料也是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转载]和田地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转载]和田地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转载]和田地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传统的染色方法,染料多为绿色环保的植物和矿物质。

[转载]和田地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转载]和田地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转载]和田地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染好的是地毯的底子,属半成品原料。

[转载]和田地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作坊旁边还有一个织毯间,一位耳不聋眼不花的老艺人沉着劳作。他主要是制作艺术挂毯。

[转载]和田地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市场是艺术繁盛的生命,这是他们作品的展室,也可以当场售卖。

[转载]和田地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比地毯更精细一些的羊绒产品。

[转载]和田地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在新疆随处可见的地毯销售摊点。

[转载]和田地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转载]和田地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去维族朋友家里做客。地毯也经常铺在床上。

[转载]和田地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飘窗铺上漂亮的地毯,坐上去真是舒服惬意。

[转载]和田地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地毯深入千家万户,与生活息息相关。

[转载]和田地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找到一张以前在人民大会堂拍的照片,地上铺着厚厚的新疆地毯。


感谢新浪博客推荐!截图留念。
[转载]和田地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转载]和田地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转载]和田地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