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位知觉是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位置和对个体自身在空间所处的位置的知觉。如前、后、左、右、上、下、里、外、中间等方位词所标志的空间相对关系。幼儿对空间方位知觉的发展常感到困难,这是因为:(1)物体的空间方位具有相对性,如“桌子在我的前面,椅子在我的后面”,但当我身子旋转180°后,桌子、椅子跟身子的前后关系就恰巧反过来了。又如“书本在铅笔下面,书本又在桌子上面”,决定同一物体“书本”的空间位置取决于它以什么作参照物。(2)空间方位有两个不同的参照系统,一是有机体自身,二是客观事物,如日月星辰的运行,有机体自身以外的物体。因此幼儿要做出物体方位知觉判断,首先要决定以什么作参照物。幼儿判断自身对面物体的左右关系尤为困难,因为这需要幼儿在思想上作“心理旋转”,才能理解对面事物与自身的逆反方向关系。三是幼儿要理解掌握标志空间方位关系的词。如对右利手的幼儿,家长就会教他:“拿饭碗的手是左手,使筷子的手是右手。”通过方位词与具体事物的结合,儿童就容易记住了。
我国心理学家很早就研究了我国幼儿空间方位知觉的发展(方芸秋,1958)。研究发现其一般的发展趋势是:3岁儿童仅能辨别上下方位;4岁儿童开始能辨别前后方位;5岁儿童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6岁儿童还只能达到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的水平,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辨别尚未发展完善。
国外,皮亚杰曾研究了儿童左右概念的发展,后来美国的埃尔凯德(Elkind)重复了皮亚杰的实验,他们两人的实验结果大致相同:5岁儿童能辨别自己的左右手、左右脚;7~8岁能辨别对面的人的左右手、左右脚;10—11岁才能完全掌握左右概念的相对性。我国有人重复了这一研究(朱智贤等,1964),所得结果证实了我国儿童也大致存在着同一发展趋势,左右概念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阶段1,儿童比较固定地辨别自己的左右方位(5~7岁);阶段2,儿童初步地能具体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7—9岁);阶段3,儿童比较概括地、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9~11岁)。这一发展是与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直觉行动思维一具体形象思维一抽象逻辑思维)相符合的。
近年来,本书作者方格等人探查了4~6岁儿童对空间方位的理解。该研究包括两套测验题。一套称为语文.空间测验:要求幼儿按照语言指令,在提供的三个几何图形(或组合几何图形)中挑选出一个与语言指令一致的图形,如下面两道测查题:

(指导语:“请你把左边的一个圆形指出来”)

(指导语:“请你把三角形在圆形上面的那一个图形指出来。”)
另一套测验题称为语文词汇测验,这里测查的是空间方位词:要求幼儿也按照语言指令,在提供的三张图片中挑选出一张与语言指令的描绘相一致的图片。与上一套测验不同的是,这里的图片内容都是为儿童的生活经验所熟悉的。下面为其中的两道测查题。

(指导语:“看看这三张图片,哪一张图片中画着一个人把伞举在她的前面?请你把它指出来。”)

(指导语:“请你看看这三张图片,有一张图片画的是‘茶杯放在瓶子的左边’,你把这张图片指出来。”)
研究结果表明:
1.幼儿对简单方位,如“上下”、“前后”、“里外”、“之间”的理解在4岁已经基本达到,但这种能力因测查材料的性质不同而有所变化。
2.对比较复杂的方位“左右”的理解呈年龄发展趋势:以自身为参照的左右理解的正确率,4岁儿童为50%左右,处于一种猜测的机率水平。5岁组儿童为65%左右,而6岁儿童为70%~76%;以客体为参照的左右理解成绩更差,4~6岁幼儿的正确率均在70%以下。
文章引用自:http://www.o-star.com.cn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