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形状和大小的知觉发展

(2006-11-27 08:47:05)
分类: 思维教育
    形状和大小是物体的空间特性。婴幼儿正发展着客体的实物概念(即各类事物具有不同的物理属性,因此能彼此加以区别),也发展着对形状和大小的认知。
    儿童区分形状和大小的能力任婴儿期就开始发展了。研究者以测量婴儿注视时间的长短为指标,测量婴儿对各种图案的知觉。他们发现,几个月大的婴儿也能对一些视觉图形加以区分。如婴儿注视有图案圆盘的时间要长于对素色圆盘的注视时间,研究人员还进一步发现,婴儿的视觉偏爱发生得更早:在对新生儿进行的一项实验中,新生儿对正常人脸图形的喜爱程度高于对非正常的人脸(眼、耳、口、鼻混乱排列)的喜爱。这些研究结果都表明,自婴儿期开始,儿童视觉区分图形形状的能力已开始发展。大约从初生后第五六个月起,随着儿童能手眼协调地抓握物体,儿童就开始积极地知觉物体的外形。2—3岁儿童对其周围经常见到的熟悉的物体已能辨认,也能认识一些简单的图形,如圆形和正方形。但对于复杂图形的知觉还很困难,还难以辨别两个图形的细微差别。尽管有些2一3岁的幼儿认识正方形,但如果把正方形偏转4:50放在桌子上,再令儿童辨认时,由于经验的局限,他们还会感到为难。
    幼儿期儿童的形状知觉发展很快。事物的形状如果用平面图形表示,人们发现它们都是由各种基本的几何图式组成的,如下图。

幼儿形状和大小的知觉发展

    上图分别为“台灯”、“卡车”的形状,它们是由大小不同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等组成的。因此,发展幼儿的形状知觉,重要的是发展他们对各种几何形体的认知。研究材料表明,在成人的指导下,3岁幼儿已能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4岁幼儿能进一步认识长方形(矩形)、菱形、梯形和椭圆形;5—6岁幼儿能认识圆柱体、立方体、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和平行四边形。对几何图形的分解、组合能力也随年龄而增长,如3岁幼儿懂得将正方形沿对角线对折可以变成两个三角形。4—5岁幼儿懂得梯形可以分割成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和一二个三角形等。6岁幼儿在良好教育条件下,能将各种物品分解成各种基本几何图形及其组合。对复杂图形的知觉辨认能力也随年龄而增长。如让3~6岁幼儿确认下图所示的三角形、矩形和圆形时,几乎所有的6岁儿童都能确认,而只有一半的3岁儿童能确认。

幼儿形状和大小的知觉发展

    大小是幼儿必须懂得的另一种物体属性。儿童在婴儿期就开始认识大小。如在一个两岁左右的婴儿面前放两个苹果,一个大的,一个小的,让他把大的苹果拿给妈妈,他知道怎么做,也就是说他开始认识“大的”、“小的”这两个词的实物意义;到2—3岁,儿童学会把小的盒子放在大盒子里面,玩“大套小”的游戏。但有关研究表明(沈家鲜,1987),大多数4岁以前的儿童对“大小”一词的理解还有困难,他们不会回答“××和××哪个大”或“××有多大”等问题。让他们比较两个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时,他们不会区分,而只会分别指着两个物体说:“这个大、这个大”或“两个都大”、“两个都不大”等等。对于“有多大”的问题,儿童更不能理解。幼儿对“大小”的意义理解有困难,这是毫不奇怪的,对于成人来说,使用“大小”一词就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有时是指二维空间,如“这张纸比那张纸大”,“这块地比那块地大”;有时指三维空间,如“这个房间比那个房间大”(指容积),“这个沙发比那个沙发大”(指体积);有时甚至指一维空间,如“我穿的鞋码比你的鞋码大”(指尺寸)等等。难怪幼儿会把“大小”用做一个“万能”的概念,即不论物体在长短、高矮、粗细、宽窄等任何一方面发生变化时,儿童都一律用“大些”、“小些”、“大”、“小”来表示。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通则是儿童头脑理解的比他能用口头表达出来的强。一个让儿童实物操作的研究表明,幼儿知觉区分大小的能力随年龄而迅速增长。如让幼儿按顺序排列三个大小不同的圆柱体,2.5岁一3.5岁做对的占25%,3.5岁—4.5岁做对的占67%,而4.5岁一5.5岁则占100%。
    幼儿对物体形状和大小的认知发展是以知觉的恒常性为基础的。形状知觉和大小知觉都有恒常性。这是指知觉系统在一定的范围内对客观事物保持稳定的认识,而不随知觉条件或视觉映象模式的改变而改变。如看一个物品,不论远看、近看,觉得它的大小仍是一样的;从不同的角度看一个正方形,仍知觉它是一个正方形。这种恒常性之所以产生,是由于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是靠视觉、触摸觉和动觉来感知的,虽然知觉条件(如距离、位置角度等)发生了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在网膜上的投影视像也会跟着改变,但由于人在生活中多次从不同的距离、角度观察某一事物,同时又经常用触摸觉来验证所获得的视觉形象,经过反复的实践,视觉信号便与手的触摸印象联系起来,随着这些联系的巩固,就保证了以后对该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的正确知觉。因而发展幼儿的形状、大小知觉就要鼓励幼儿多看、多摸,多用手去操弄物体,如在学步儿阶段(1岁~2岁)就可让儿童玩形式板游戏,将各种不同形状的木块放在相同形状的凹槽之中,或玩“七巧板”,将各形状的木块拼成一个正方形或苹果、梨子的形状等,发展他们的触摸觉。婴幼儿的天性是爱动的,喜欢这也摸摸,那也碰碰,如果成人感到这种行为十分“讨厌”,禁止婴幼儿触摸物体,也就剥夺了他们成长所需要的经验。

文章引用自:http://www.o-star.com.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