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星期二考试,木辛发挥得相当出色,以92分的高分雄踞榜首,勇夺桂冠,也是他夺得的第二个英语竞赛第一名。
而在这次竞赛中他所得的奖品就是这本英语语法书。这本书已经翻得折了页。现在,木辛又一次要翻看的时候,它竞勾起了他对那次竞赛的回忆。回忆结束了,木辛感到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
木辛几乎从来就没有间断过晨跑,不过要除掉星期天。晨跑,不仅是锻炼身体的最佳方式,也是锻炼意志和毅力的最佳方式。木辛真想通过长跑把自己的个儿跑高,可惜的是,这只不过一种美丽的梦想而已,遗传因子是毫不留情的。
一年一度的环城赛跑,真可谓是全面检验一个体育爱好者的标尺。星期六的下午,木辛早早就来到运动场。太阳已经开始西斜,冬天的太阳微微有些暖意,北风吹来,木辛感到有点寒意。运动场上人声沸沸扬扬,人们的心情有点激动。木辛希望快点起跑,再多呆一会儿体温就会下降。
幸好,木辛的身体并不单瘦,而且经过近两年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他已经纠正了腹式呼吸的毛病,所以,他有信心跑完全程。不过,他对取得好名次并不奢望,因为学校田径队的高手们也参赛了,就凭他们每天集训这一点,就足以让人们得出结论:如果他们竞争,肯定包揽前几名。木辛认为参赛的目的在于,检验平时跑步的效果,考验自己面对困难的信心、决心和毅力。长跑,的确会很累。正是因为不怕累,有一部分人就毅然报名参赛了。
木辛在队伍中既不是靠前,也不是靠后。既有人超过他,也有人被他超过。
元华是一个长跑好手,他的步幅和步频都是无可挑剔的。论实力,元华绝对可以夺取十几名的好名次,如果表现得好,他近有可能挤进前十名。
大约二十分钟过去了,木辛感觉口干舌燥,显然是极限来临。他张开口,大口地喘气,胃肠难受之极,汗水湿透了衣衫,他摸了摸心脏,感觉到心跳的速率是平时的五倍,双腿机械地向前迈,他后悔不该参加长跑,很羡慕那些没参赛的人,但现在又能停下来不跑,于是他责怪自己不该消磨自己的意志,影响自己的情绪,眼睛一闭,有点要霍出去的样子,紧跑几步,又超过了几个瘦惫已极、上气不接下气,拖着脚步的人。不过,他这样跑消耗能量挺厉害的,还不如有节奏地慢跑,以慢制快。
木辛跑进运动场时,在另一个学生的前面,一前一后,相隔不远。但是,木辛不善于跑弯道,结果被那个学生领先了一米左右,虽然只有短短的一米,但此时木辛觉得似乎是不可超越的极限,他尽了最大努力,用尽了全力,就是差一米,他的名次因而向后移了一名。
元华得了第八名,他的身体素质好极了。木辛吃饭的时候,没有一点味口,洗完澡的元华遇上他时,告诉了自己的名次。不过,他也夸奖木辛能得三十五名。木辛皱着眉头,有气无力,显得很疲惫。他匆匆地向元华道了声别,然后跑进寝室,蹬掉脚上的鞋,胡乱地脱下衣服,钻进被子,一觉睡到第二天上午。
其实,这次长跑是分两个组进行的。女生的路程很短,前几名当然是非专业集训人员莫属。后来听说红白也参加了比赛,而且还进入了前十名,木辛心里油然产生一股好感,暗暗赞叹红白真是一个不错的女孩子。不错又有什么用,木辛连话都不敢跟她说。不过,人家红白知道他木辛的这门心思时,一定感到很好笑,竞然有这样一个傻小子在想着她。
木辛只有在非常疲倦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睡着,中午的睡觉纯粹是假寐,欲睡而不能入睡。晚上是否就容易入睡呢?当然不是。
一般来说,木辛在没有光的情况下,也起码要在床上沉思默想半个小时才能入睡。有光的情况下,可能就很烦燥了,人一烦燥什么事都干不好,更何况睡觉本身需要平心静气。木辛有一个习惯,这个习惯是受小学时代的C校长影响而形成的。有一天,C校长告诉木辛,他象木辛那样年纪的时候,上床睡觉起码要想半个钟头,想就是回忆,回忆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东西。木辛是一个接受能力很强的学生,再加上对C校长十分尊敬,于是深受启发,当天晚上就开始想,结果还真想了半个小时。
而现在,木辛一直保留了这个又好又坏的怪习惯。说这个习惯好,是因为木辛一直以来都坚持晚上上床后半个小时内回顾,加深了许多知识;说这个习惯怀,是因为木辛因此而导致了一种恶性循环——失眠。总的来说,这种习惯对木辛来说是弊大利小,所以,他觉得C校长误导了他。
环城赛跑之后的第三天晚上,木辛洗完手脚后爬上了床。木床是上下两层的,木辛在上铺,所以他爬上去的时候,床被弄得吱嘎作响,下面的同学叫苦不迭地向他表示抗议。好不容易,他才脱完衣服钻进被子。于是,他又开始想。他想的是数学老师M老师讲的一道立体几何证明题,立体几何是最能检验人的空间想象力和空间思维力的一门课程。无论从老师讲课时的表现,还是从学生上课时眉头紧锁的神态来看,情况确是如此。木辛想到一个新的方法,但床上又没有笔和纸,即使有笔和纸,但在黑暗中又有什么用,而不通过在纸上画图作辅助线,仅在黑暗中凭空想象似乎不大可能。木辛足足想了三十五分钟,还是没有想出一个有条理的思路。那些辅助线刚刚做好,就在脑海里移动了,或者灰飞烟灭了,有的线段名称老是混淆不清。木辛开始有点气恼了,本来想利用半个钟头来想这个题目的,结果不仅题目没有想出来,反而连自己也睡不着了。
木辛知道自己又要失眠了,于是开始数数,尽管数数这种方式从来就没有帮助他入睡过。数数之后,他开始做深呼吸,前一天做深呼吸时他睡着了,但今天做深呼吸时心里还在想别的,显然是睡不着了。他自我意识到脑海里一片空荡、浑沌、虚无,这些虚无、空荡、浑沌的意念在上下、左右、前后漫无方向、漫无秩序地翻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虚无、空荡、浑沌的意念源源不断地侵入心脏、静脉、毛细血管、淋巴管。虽然两眼紧闭,但是却看见一片黑暗的天空和海洋,脑袋里的世界似乎与自然的世界相吻名。这种感觉一直持续到完全失去感觉。
失眠的人是相当痛苦的。
失眠的人,其实是内省的人,能自我意识的人。最可怕的因素是感受到自己想千方设百计要睡着,意识到自己已经在失眠了。木辛就是这样的人,孤独的时候,他常常处于一种内省的状态,仿佛自己在注视着自己的内心世界。
很快就要进入高中三年级了,学校将以前两年的总评成绩,综合考核后,决定如何分科和分班。经过近一个星期的紧锣密鼓的操作,老师们终于把八个班进行了重组,另外还增加了三个往届生复读班。
经过调整后,木辛仍然呆在老班,进来了许多新面孔,当然这是以牺牲不少老同学的班籍而换来的。当然,他选择的是理工科。
木辛经过一个夏天的暴晒,皮下又吸收了不少紫外线,增加了一层黑色素,这是自从进入县城高中以来第二次去乡下度暑假的杰作。木辛不在乎黑色,黑色并不是高贵与否的评判标志,相反,它是劳动者的本色,是勤劳善良的标志。
在这个学校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或准农村,他们的衣服上,鞋里乃至皮肤都散发着很浓很浓的泥土气味。木辛从一岁下农村到十一岁返回小镇的这十年时间里,以最裸露的方式,最长久的曝光时间,最不同寻常的生活经历,吸收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然后变成黑色素积淀在皮下。多年以后,木辛会回忆起许多往事,许多辛酸的历史,而皮肤的黑色是直接的见证。
高中三年级的学生,是生活在人生最狭窄的缝隙里的一族。
从第一学期的第一天开始,木辛就感觉到已经进入长跑的最后一圈了。他感觉到肩上所承担的担子很重,脚步不能停歇。
年级组的老师们,又研制了一整套针对高中三年级教学的策略和方针。首先,选定了强大的师资力量,清一色的中青年老师,身体健康,绝对能承担高三年级繁重的教学任务。其次,高三学生必须做好吃苦奋战一年的准备。
木辛最担心的是经济问题和自己的精神状态。他为了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忧虑,先写了一封信给三哥,要求钱最好按时寄过来,还写信给大哥和二哥,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他必须能得到他们的及时帮助。不管怎样,木辛必须争取多要些钱。
老师们都想让更多的学生考上大学,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更为严厉,这种严厉实际上表现了这些班主任的紧张心理和责任感。
元华的班主任丁老师是一个外表斯文,但对学生比较凶的班主任。他刚刚接手带这个班的时候,就制订了几条规定,早上五点五十分起床,晚上十点钟睡觉,星期六晚上不能缺席,星期天全班请假的人数不准超过十名。这些规定是全校近十个班里最严厉的。元华经常在吃饭的时候向木辛数说丁老师的过分严厉。
有一天早上,元华和几个同学因为跑步迟到了几分钟,丁老师不管三七二十一,也不问为什么原因,就直接堵在门口,不让他们进去,让他们在外面呆了足有十五分钟,才让他们进去。后来,校长得知这一消息后,觉得丁老师有点过分,当面指责他不该如此乱来,结果丁老师还满有理由地说元华等学生不尊敬他,不遵守学校纪律,不遵守班级规定,校长觉得丁老师有点没理由,于是单独把他拉到外面去了。元华说,丁老师肯定是受到了校长更为严厉的批评,因为后来他进教室时脸色有点红。不过,他仍然想维护他的尊严,厉声向学生说,他就是他,决不容任何学生违反他的规定,元华觉得他十分武断。丁老师又说,他这样做实际上不是想整学生,是希望大家都多学点知识,争取让更多的人考出去。元华这时才觉得丁老师说得有点道理,丁老师的确有点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