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木辛认为自己与一般人不同的腹式呼吸法可能是小时候不正确的睡姿造成的,因为他记得在乡下的时候,自己喜欢俯睡。这种睡姿,肯定会压迫胸部,胸部是着力支点,不可能上下起伏,上下起伏的只是腹部,天长日久,难以改变的恶习腹式呼吸便被固化了。现在,木辛改变起来谈保容易。
不过,木辛坚信,只要他认识到改变的重要性,任何艰难的代价他都愿意付出,为着某种值得的改变。因为他很辩证地体会到,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渐渐地形成了很深刻的恶习或者并非优秀的观念却不自知,这样,他们会带着这种痼疾似的恶习或观念走向坟墓,走向坟墓之前还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有的人即使自知,也不会意识到去改变,因为他们认为改变是不可能的,因而就一辈子将就下去。这就好象一个笑话中说有一个人,在雨天被淋湿了,认为反正已被淋湿了,就干脆躺在泥地上不走了,这是多么荒唐的原始的举动!有的人也许意识到要改变自己,但又发出改变似乎是不可能的事,实际上,这种人要么是没有方法;要么是没有勇气和决心,他们根本就忘记了一句英语谚语说过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当然,这句谚语也是有条件的,而条件是可以创造的。
多年以后,木辛面对历史,发现自己曾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去改变一种呼吸方式,改变凑效了,但过程却是充满无穷的韵味。他会为此而生出一种踌躇满志的感觉。
木辛是一个善于回顾历史的人,也是一个善于总结历史的人。甚至可以说,木辛从自己以前的历史可以判断自己今后的发展趋势——他必定会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这一点,很久以前就有人说,现在有人说,将来还会有人说。不过,木辛自己倒只是在心里说。他的确是在用行动证实他很久很久以前的心灵寄语和孤独的诺言,这种证明将会持续一辈子。
他的确是一个优秀男人。
木辛和那位同学做完单双杠后走向草坪。那里有很多人在三五成群地坐着,或者闲谈,或者讨论,或者专心读书。平时,木辛几乎天天都是这里的坐客。
到这里来的人,手里都有一本书的。今天,木辛拿的是一本物理书,他准备阅读动能定理这一章。
远远地,汤姆的笑容满面,高谈阔论的姿态已跃入木辛眼帘。木辛感到似乎自己走在磁场中,磁场源是在汤姆那儿,他加快步伐走到汤姆身边,坐下。
汤姆和一簇同学正在海阔天空地东拉西扯,不仅谈学校里的老师和老师的教学,也谈时事政治和国际趋势,还谈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以汤姆为首的这一簇莘莘学子,热情满怀,壮志凌云。汤姆的一个狂热追随者是他的同班同学,又名“寡人”。“寡人”这名字是在上古文课时从文章里学来的。不过,现代寡人在权限上远远不如唐宗宋祖这些真正的古代寡人。真正的寡人,是:“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臣”,而寡人却是一个追随者,汤姆的追随者,寡人一词只有历史的含意了。寡人穿着整洁,俨然一付公子贵族模样,说起话来高声高调的,有时候又怪腔怪调的,他几乎就象汤姆手下的一个军师或者大管家。
汤姆是一个很随和的人,他很亲热地向这个时期仍然处于沉默寡言状态的木辛打招呼,当然,汤姆周围的人包括寡人在内自然对这位在学校里也颇有名气的,却沉默寡言不敢和女孩子说话的学生——汤姆的老乡兼同学态度非同一般,用一句成语来说就是爱屋及乌。
汤姆常常很自豪地向他的一些追随者宣扬自己的这位同学木辛,给他做名誉广告。尤其是以木辛骄人的英语成绩向人们炫耀,实际上他自己也自得其乐。
从一般人的感觉来说,汤姆是一个十分狂妄自大的人,但他们又觉得他狂得有资本、狂得有道理,而且狂得有气有势,有声有色,让人觉得无可奈何。
而木辛则很羡慕汤姆,因为他也想狂,象汤姆一样地狂,而且完全有可能狂得更有资本、更有道理,更有气势,更有声有色,但就是没有狂的勇气,因而狂不起来,漂亮地说,就是潇洒不起来。
羡慕往往起因于想得到自己没有的东西。
木辛从小学就开始学习汤姆,模仿汤姆了,在初中时代更是经常向汤姆取经,汤姆是一个十分活泼开朗的人,没有丝毫保守,倒是他指出木辛在个性上有些不足,需要改变。他曾经开玩笑说,如果木辛想做一个类似自己的人,首先必须攻克交往尤其与女孩子交往这一至关重要的关口。他很了解木辛的个性,他很了解木辛的决心和理想,当然也了解木辛的缺点,比别人更深刻,更通彻,更全面。而对于这一点,木辛也绝无否定之词,也无需否定。
木辛很感谢上帝,让他有幸结识了汤姆,而他与汤姆之间的友情,不仅是停留在简单的互相帮助,而且升华到人生的幸福和成功。多年以后,木辛会发现,正是汤姆很深刻地影响了他。
有一天,木辛去汤姆宿舍玩,汤姆不在。他离开之后好久才发现自己的钱包不见了。不过,他已预先在钱包里写了一个条子:“若有谁拾得,请交112班木辛”。他去汤姆宿舍找,果然从汤姆的一个同学处找到。这个同学并不认识木辛,他见到条子上的留言觉得木辛是一个不简单的人,一个未卜先知的人。木辛自我感觉也非常良好——的确如此,言之有理.看来,木辛也是十足的狂人,而且狂得决不亚于汤姆。只是目前尚处于一种萌芽状态。
这种狂的能量会越积越多,长此以往,会形成一座火山,有朝一日必会向人们宣言:火山是不甘寂寞的。
木辛会经常自勉地默诵鲁迅的名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时间过得很快,木辛已经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了。学校生活一如既往,早上起床、洗涮、跑步、早读、早餐、上课、课间操、上课、午餐、午睡、上课、课外活动、晚餐、自由活动、晚自习、就寝。
木辛的生活费依然主要由三哥供给,偶尔写信向大哥和二哥告急求援。
实际上,这时候三哥已从大西北跳出来。他很幸运,工厂并不缺德,让他报考研究生,而且他一考就考上了。这可以说是一个喜讯,鼓舞木辛更加认真地学习,以三哥为赶超的楷模。不过多年以后的木辛可能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一方面木辛太狂,一方面工厂堵死了这条路。
有很多理由迫使木辛必须以学习为最重要的中心任务。他不能对不起抚养他长大和供给他读书的亲人们,这是最实际的最重要的一个学习动力,当然为自己进行前途设计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动力。他要做一个优秀的湖南人,一个不同凡响的湖南人。
不过,在这个时候,学生们写自我鉴定和写作文的时候,有一些虚假的学习动力。多年以后,木辛发现这个社会上突然不强调学生为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学习,也不再批判“一切向钱看”的谬论了。作为具有辩证思维的木辛来说,他认为这是很正常的。社会也是一个有机体,其本身也会有缺点和犯错误,当然,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有些东西虽然一时盛行,很难改变,但最终还是改变了。变化,是不可抗拒的,变化就是规律。
木辛长大了,已经是高中二年级学生了。他不仅关心钱、关心学习,还关心另外一个问题。
正值青春期的木辛象其他学生一样,会经常控制不住被压抑的青春冲动,而发泄这种冲动的方式便是开一些不能让老师、女同学听见的玩笑。这个年龄的青年不谈有关性的话题,应该是很不正常的。其实,谈性只是一种语言表现,并不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而且,这种谈论只限于小范围的牢骚和渲泄。木辛在以学习为中心的同时,也成为这方面的一个积极分子,尽管他作为一班之长来说,必须在教室,在一般的公共场所保持严肃而持重的态度,尽管他仍然不如汤姆那样善于社交,甚至和女孩子说一句话都脸红到脖子。
青春的冲动是不可压抑的。这种不可压抑表现为语言会带有冲动的味道,行为上表现为交谈和交往,思想上表现为潮涨潮落的情绪化思念。有过青春期或正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无不有这些冲动式的心态和言谈举止。
这时候木辛已经是高二学生。木辛开始谈论一个邻班的女学生。别看他平时学习认真,成绩也优秀,个性比较内向沉默少语,但在宿舍里谈起女孩子的时候他竞显得异乎寻常的投入,他眉飞色舞地向大家描述,111班新转学进来一个湖北姑娘,显得特别纯真,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笑一颦,大有昭君再世的感觉,这个姑娘个头适中,皮肤白晰,有时候走起路来一蹦一跳,一头披肩发在风中飘扬,格外惹人注目。更为惊人的是,这个姑娘眉清目秀,鼻梁高高的显得灵秀,浓眉大眼,一对黑黑的眸子顾盼灵活,好象会说话。有一次木辛发现,她与并肩而行的女同学谈笑时脸上形成两个美丽的酒窝。“红白”应该是木辛对她的专利称呼。这位小姐喜欢穿一身红色的太空服,中间一道白色的带把红色拦腰分成两截,因此“红白”就此应运而生。
木辛的发明,在学校里渐渐地流行起来。
原来,“红白”就是元华班的学生。本来,作为元华的老同学,木辛完全有机会和红白接近,但木辛重任在身,要以学习为重,而且木辛又很内向很害羞,根本不敢与她正视和谈话,再加上在木辛的心目中,与女孩子接触似乎是不正派的表现,是绝对不容许的。
有这种心理基础,木辛一直不可能与红白联系上。但是,红白的确很迷人。多年以后,木辛想,当初肯定不止他木辛一个人对红白有好感。不过谁都没有越雷池半步。
木辛迷恋红白只不过停留于一种比较浅显的程度。上课的时候,他很少想到她。如果上课也想到她,那么他的成绩肯定会一落千丈,到头来他十年寒窗所追求的结果定然是惨淡的,他一定会栽倒在她的跟前,这怎么对得起他应该报答的那些人们呢?不过,他在不学习的时候和场合,常常又可能想到红白,并对其他同学提及她。
课间休息的十分钟时间里,木辛常常利用找元华去多看一眼红白。开始的时候,他觉得去找元华是很正当的,但找的次数多了,他多心而敏感地自我暗示道,别人会怎样看待这种行为,会不会认为这是一种变态心理和自作多情。越是有这种做贼心虚的感觉,他越是觉得非常别扭。实际上,班上有些男同学经常拿他开玩笑,木辛起初还觉得这是难以接受的,但到后来,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自我解嘲似地和大家一起探讨红白的美,又到底美在哪里。这样做,他反而轻松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