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石:你为什么要检讨?

(2007-12-26 13:03:24)
标签:

房产/置业

房产

分类: 房地产评论
本文并不是为开发商推动房价上涨进行开脱,文章未涉及这部分只因为该主题不是本文所探讨的重点
 

   如果说今年7月王石就夫人王江穗账户买入万科A股票一事,给广大投资者道歉是非常明智和必要的话,那么,这一次,王石的道歉显得很突然而且令人匪夷所思。
   昨晚,王石在做客央视《经济半小时》节目时,对万科在2007年两度成为地王进行了检讨,并保证2008年决不再做地王。(详见曹清为的博客)
   王石坦陈,“在2007年,全国10个城市地王有两块是万科拿的,一块在东莞,一块在福州,现在社会上对上市公司寡头垄断、圈钱、高价拿地,反过来再维持高价,意见很大,我们是要检讨的。”
   如果按照这种逻辑,今年成为其他省市地王的上市公司北辰实业、广州富力及中海地产等,都应该向公众道歉吗?尤其是北辰实业,与北京城开联手以92亿天价获得长沙市开福区新河三角洲地块,是不是更应该深刻检讨自己的行为呢?
   显然,这些企业迄今为止都没有说一句“对不起”,可以预见的是,今后他们也不会像万科一样站出来为此事道歉。
   首先,万科两度成为地王有错吗?
   正如好友袁一泓所言:“万科也不想以26.8亿元来加冕广东的新地王,不想以27.2亿元来创造福州地王,希望成交价是20亿甚至15亿元,但当地政府同意吗?其他竞争企业答应吗?”
   历次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到地方政府那里都会被稀释。地方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理所当然希望地价越高越好。几年前,江苏某二线城市因为地价一直徘徊在低位,政府官员十分着急,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让地价涨上去”。
   2003年底,顺驰以9个多亿拍下大兴黄村地块时,我在现场目睹了拍卖的全过程,亲眼看到了事后北京市和大兴区领导“喜笑颜开”的开心模样。(顺便说一句,我一直认为当时北京市国有企业天鸿集团和顺驰争这块地是有“阴谋”的,他们利用了顺驰志在必得的心理,成功为市财政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从根本上改革公共财政政策,改变“土地是地方政府摇钱树"这一现状,就会不断有新的地王出现。即使万科不争地王,还有第二个、第三个“万科”前仆后继。
   其次,万科用在资本市场融到的钱买地有错吗?
   目前,上市房企利用增发、扩股、发债等形式再融资――高价买地――抬高房价――进行新一轮融资”似乎是一个恶性循环,被人们广为诟病。针对这一现象,证监会已经放缓上市房企再融资的节奏。

   但我在上周采访时也得知,证监会之所以不下发具体文件,是因为其根本没有充分的理由。此举不仅对房地产企业有影响,对承销其业务的不少券商的利润也有影响。为什么其他行业企业再融资能批,房企就不能批?
   再融资不过是正常的企业行为,即使限制也一定是短期行为。企业的本质就是逐利的。对房企来说,从资本市场上融到的钱当然要买地,因为土地储备对开发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比起一直违规在各地大规模圈地的碧桂园,万科通过公开招拍挂形式拿了高价地,似乎没有必要如此诚恳地道歉。
   那么,王石为什么还要“检讨”呢?
   今年深圳、广州、北京等城市房价上涨过快,普通民众怨声载道,“已经涨到中产阶层感觉购买压力”,王石对开发商在此轮房价上涨过程中所获得的超额利润,也已隐隐感到不安,并且认定,这个市场一定是出问题了。
   作为中国房地产的标杆和其他开发商学习的榜样,万科一直致力于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受人尊敬”的企业公民。因此前段时间,面对公众对万科新增大量土地储备的责难,王石公开做出了“不囤地、不捂盘”的承诺,实际上,此次在《经济半小时》节目中就“今年两度成为地王”一事道歉,与上次的公开承诺在精神上是一脉相承的。
   而且,以万科目前的规模(拥有超过2000万平米的土地储备),确实也没必要再去争所谓的“地王”了。既然没有这个计划,不如对过往的事道个歉,还能给公众留下一个好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