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春夏。北京。一个戴口罩的城市。
不能去采访了,与人接触较多的记者当然容易令采访对象高度防范。而且哪个房地产商也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傻乎乎地投广告,所以,我们的地产版在寂寥中暂时停刊了。
报社总经理告诉我们,有一天,非常懂得享受人生的远大空调总裁张跃入住东方君悦大酒店时,发现他很荣幸地成为这里唯一的客人。
街上也空空荡荡,异常拥堵的北京竟然看不到几辆车,以至于几年后仍有出租车师傅告诉我,他无比怀念非典时期。
那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也许一生仅此一次。
从忙忙碌碌,到无事可干,我晃荡了几天,最后终于想到该读书了。于是,“冒着生命危险”到王府井书店去买书,选择了米兰·昆德拉的《慢》。
我买这本书也是契合当时情境的。因为,一切慢了下来,我想,一切终于慢了下来。
慢显然有慢的乐趣,不然,昆德拉也不会质问:“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很多人将答案归之为“速度”——现代性引发的速度问题。
书中的故事在此不必赘述。实际上,另一本非虚拟小说的作者,早已用实际行动来回应了速度与反速度的悖论,那就是我热爱的亨利·梭罗。
慢的关联词也许是“简单”。慢似乎昭示着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想象一下,某个黄昏坐在家里,听着老式的钟表有节奏地滴答作响,反而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3月,SOHO小报曾讨论过“疾速与缓行”的话题。彼时,我尚在“疾速”的生活中,甚至连那几篇文章都没有仔细阅读。
此刻,在大洋彼岸的另一个国度,必须承认,似乎这里的一切都比国内节奏要慢。周末,当地人喜欢在翡翠颜色的Bow
River中漂流,欢乐的笑声传到了河的两岸。
河水是急的,而他们,却是缓慢的。

加拿大卡尔加里Bow River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