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柔软与最坚强(“记者眼”专栏)

(2014-08-28 13:47:02)
标签:

春城晚报

深度周刊

主编温星

记者连惠玲

震区手记

分类: 【随笔专栏】

最柔软与最坚强
记者眼 连惠玲


    在鲁甸小寨安置点的帐篷里,4岁的小栋半蜷缩地睡在行军床上,不断吐出细碎的呼吸声,柔嫩的脸蛋还有着婴儿肥。他因此次地震变成了孤儿。小栋舅爷爷告诉我,经过幼儿园老师的精心照顾,他已渐渐开朗,很少哭泣。

    我凑近想仔细看看这张可爱的小脸,却没想到,入眼的是他有些湿润的睫毛和一滴隐在眼眶未流出的眼泪。

    他睡前并没有哭泣,情绪也尚好。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他幼小的身躯还那么柔软,却要承受如此大的灾难。

    一位在地震中失去了小儿子的中年男子,脸颊凹陷颧骨突出,隐在白色T恤下的肩骨突兀地撑出一道道褶皱,似乎稍一用力,那T恤便会被戳开。18天他瘦了18斤。

    男人主动帮村长写着收款证明,晚报为这个村子捐了4000元。在我们将要离开时,他没有忘记感谢我们,声音低沉却有条不紊。得知我们想去已经成为废墟的村庄时,他主动提出帮我们带路,在看不出原样的村子里,他站在一棵倾倒的花椒树旁采摘花椒,这些花椒将成为村里人这些天的佐料。

    曾经美丽的大山瞬间吞没了家园,人类在自然面前软弱得不堪一击,面对灭顶之灾,他们几乎无还手之力,无论是孩子还是曾经强壮的男人们。

    然而人类的坚强,同样超乎自然的想象,甚至超乎我们自己的想象。

    不管被伤害到什么程度,人们的脊梁依旧可以再次挺起。就如同那个稚嫩的孩子,或许,他并不知道什么是坚强,但他已经在努力尝试坚强,即使梦中那么悲伤,也能隐忍着泪水。

    也如同那个男人,他努力让自己忙碌起来撑起自己的家,同时不忘帮着村长安置村民,安慰一些同样沉浸在痛苦中的人们,为村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走出这段阴影,但是我知道我一定会坚强,坚强地活下去。”一位失去丈夫和孩子的女人,这样对我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