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言:“旁观者”的惊讶与惶恐

(2012-10-21 21:53:48)
标签:

杂谈

分类: 【嬉笑怒骂】

莫言:“旁观者”的惊讶与惶恐 

2012年10月22日春城晚报·人物周刊·人物聚焦·记者温星


     
    作为当年首发《丰乳肥臀》并引发巨大争议的《大家》杂志的上属单位,云南人民出版社正在突击编辑一整套莫言作品的精装本,不日即将上市。
    可以想象的是,直到12月10日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及之后的一段时间,作家莫言及其作品依然会是国人关注的核心焦点;同时也可以想象的另一点是,此后,“莫言”这个名字虽然镌刻在了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的荣誉丰碑之上,但必然渐渐淡出国人关注与谈资的焦点范围。
    后一种情况,并非坏事。
    毋庸置疑,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及其作品已被证明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毕竟,这标志着怏怏文化大国百年“诺奖情结”的终于实现。国内官方及文坛高度评价自不待言,瑞典诺奖评委会主席更是直接将莫言称为全世界健在的作家中“最伟大的作家”(见《环球时报》报道)。
    当然,这个“最伟大”且没有加“之一”的评价,大可不必太当真。若莫言本人看到,想必又是“惊讶与惶恐”。
    惊讶、惶恐——莫言说,这便是他刚得到获奖消息时的第一感受。尽管他随后特意关掉手机,“躲”回了山东高密乡下,依然感到“压力很大,忧虑重重。”
    可以预料和无法预料的种种,一夜之间,都发生了——全国书店中,莫言原有的作品几乎都售罄告急;十余家出版社和书商跳将出来,声称拥有莫言作品的全部或某一部分版权,将立即再版加印,这其中包括地处边疆的云南人民出版社;“中国作家富豪榜”预测,莫言作品的国内码洋和全球版税,很快将分别突破亿元大关,并登上其榜单首位;山东高密市发布消息,将斥资6.7亿扩建莫言纪念馆和兴建相关文化旅游产业;经常被批炒作的陈光标和多个商家陆续宣称,将分别在北京或其他城市赠送莫言高档住宅;国内多个与文学和莫言风马牛不相及的商业楼盘,生拉硬拽地将莫言印上了自己的海报……
    这些文学之外繁琐而又浮躁的现实,将莫言从高山仰止的诺贝尔奖坛拉回到了地面。其实,莫言一直都深深植根于中国民众生活的现实,这恰是一个作家之所以优秀乃至伟大的最重要的基石。
    但另一个冷冰的现实似乎有点令他始料未及——他被告知,近乎天价的800万克朗(约合750元人民币)奖金,只够在北京买120多平商品房,与他“大房子”的梦相去甚远。
    有人试图以“魔幻现实主义”来作为对莫言遭遇的这个文字游戏的注解。但这个从诺奖授奖词中抠出来的词汇,很快被学者徐贲指系误译,诺奖委员会评价莫言作品所采用的,应该是“谵妄现实主义”。根据《牛津20世纪艺术大全》解释,太与魔幻现实主义有关联,但也存在明显的差别,“精细正确的细节描绘……这种现实主义并不描述外部现实,因为它用现实手法描述的主题只属于梦境和幻想。”  
    误译必引发误读。在回顾“诺奖清结”的百年之路时,许多论者认为,这正是中国文学一直很难走向世界并问鼎诺奖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国人的狂欢之中,在诸多“惊讶”与“惶恐”之后,莫言表示感谢或褒或贬的所有评价,把他放到了社会的显微镜下,仿佛“经历了一场人生的洗礼”,“我看到的这个人不是自己,而是一个叫‘莫言’的写作者,我反而变成了一个旁观者。”
    其实,“旁观者”才是一种最好的立场与姿态。作为中国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人的莫言,若真变成了这场“诺奖狂欢”的旁观者,方能冷静、不迷失,方能不再“惊讶与惶恐”,方能不停滞与毁灭,方能——走得更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