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沧浪客书评:几多英豪汇于斯

(2010-03-06 12:26:24)
标签:

春城晚报

沧浪客

姚霏

高原雄鹰

书评

作者温星

温星博客

分类: 【众议温星】

书评:几多英豪汇于斯

文/沧浪客(作家) 刊于《春城晚报》、《云南日报》

 


    我不敢肯定,很多年之后,当有人以诸如《云南精英》之类的名目出书时,温星能否占据一席之地。但至少在当下,他干了一桩让所有云南人都无比自豪的事情,那就是他以记者的身份,东奔西突,把出生于云南而扬名于宇内的精英人物,逐个纪实专访,结集成书,让许多云南人大跌眼镜:“啊!这位、这位,原来是咱们云南人!”

 

    不过我很不喜欢他的书名《高原雄鹰》——这与“高原”的“非独性”无关,更与“雄鹰”的性别无关,虽然全球的高原的确很多,“红土高原”的名头甚至都不比青藏高原响亮,而此书中涉及的人物,比如中国第一位女子乒乓球世界冠军邱钟惠,再怎么说也不算“雄性”之鹰——但对于具有昆明市作家协会会员身份的温星来说,他要把所有傲视苍穹者都比喻为雄鹰,那也是他个人的事情。


    开篇我就说了,假如某一天温星真的也成了“雄鹰”,我没把握能不能把他算作云南精英,因为这个小伙子不是云南人,而是2000年才从成都来到云南的“媒体川军”之一。虽然,转眼十年,云南的物华天宝和人杰地灵把他熏陶得比许多云南人还像云南人了,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就是,“这十年间,我自己写过也读到过别人写的不在少数的云南牛人的报道和各种形式的作品,这些人物说出来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他们当然牛,值得写,值得加以宣扬。但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我发现,其实,还有许许多多的云南籍人物早就已经誉满全球了,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乃至全球,在某个特定领域内的成就也是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无比卓绝,可惜我们云南的民众对他们却知之甚少,甚至是丝毫不知。作为已经渐渐扎根和深入云南这片红土高原的一个媒体记者,我觉得我有责任对这个特殊的群体进行报道和宣传。”


    他这样想也就这样做了,《高原雄鹰》这本书是名人传记,所收录的约30篇采写“云南精英”的文章,来自于温星在报纸上开设的一个深度的人物报道的著名专栏。该书封面上标号的“卖点”有三:首次聚焦云南籍国内及海外群体、首部抒写各界高端云南人士专著、报界知名深度人物专栏作品集萃。作为同行,我知道这样的卖点的确诱人,但更知道,要做到不“挂羊头卖狗肉”,作者将付出怎样的艰辛。且不说一写就是几十篇、这份坚持难得,只说文本和写作手法,写大人物和成功人士的报道,难有新意,更难出彩,要避免枯燥的脸谱化,就格外不易。


    好在温星干得不错,他以不同的思路和角度去抒写笔下的那些人物,尽量从细处着眼,以小见大地去表现人的品性和本质。比如写我国第一位女子乒乓球冠军邱钟惠的那篇,题目叫做《邱钟惠:冠军婆婆老来俏》,一个“老来俏”,一下子就把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向了邱钟惠世界冠军光环之外的另一面。再如写因错误估计深圳房价走势而在《南方都市报》上刊登整版道歉广告的北大教授徐滇庆,他创造性地把徐滇庆教授定位为“中国学术差错道歉第一人”,写出了在学术腐败、学风不正的今天,这位云南学者为一个学术差错而公开道歉的前因后果,从而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滇人的坦诚。还有他写云南籍著名影星张丰毅,标题居然是《惧内的影坛铁汉》,并加了个《张大哥,我向你道歉》的“记者手记”,一下子就把读者的阅读兴趣充得满满,实可谓特立独行与聪明狡黠……


    不别再多举例,想知道究竟还有几多驰骋于世界各领域的云南籍精英之卓尔不凡与“幽默隐私”,不妨自己去读《高原雄鹰》,顺便记住温星在此书后记里的这么几句话:“我所供职的媒体,在全国影响相当有限,在采访一些全国性及国际性重大新闻或名人时经常受到某种程度的‘歧视’,有时,光预约一个‘大人物’就要花上两三个月时间……依然记得,我带着沉重的采访任务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及香港等大城市,常常像大观园里的刘姥姥一样迷茫。在那些忽冷忽热的日子,往往一天的工作尚未完成就已天黑,第二天在赶往下一个采访的街头鼻涕长流,狼狈不堪……”然后对这个非云南籍的“云南人”,投以感激的一瞥。


    当然,我们所最该感激与尊敬的,还是孕育了《高原雄鹰》里那么多英豪的云南这方热土。


 

沧浪客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7280680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