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警方试验:惯犯用纸币开铐并不难
标签:
昆明市公安局小南门派出所邢鲲被自缢纸币开铐实验证实 |
分类: 【深度报道】 |
昆明警方模拟试验:
惯犯用纸币开铐并不难
据昆明警方通报,12月12日,盗窃犯罪嫌疑人邢鲲在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小南门派出所候问室内自缢身亡。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家对邢鲲的死亡动机、方式和使用工具,候问室出现监控死角,是否存在刑讯逼供、警方公布的视频真伪等提出了质疑。19日下午,记者就邢鲲死亡疑点专访了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公安分局、检察机关,并观看了模拟实验。
纸币怎么捅开手铐?
关于纸币打开手铐的问题。警方在看守所里找了一名盗窃嫌疑人,让他用一张1元的纸币打开手铐。记者在视频上看到,这名嫌疑人只用了几十秒钟便将手铐打开。在其双手被铐住的情况下,从拿到纸币到打开手铐只用了不到2分钟时间。一名技术民警告诉记者,手铐主要是用来约束,它有一定的原理和技巧,对惯犯而言要打开它不是很难的事情。
鞋带自缢承重多少?
关于鞋带的问题。16日,昆明市检察院技术处副处长梁泓说,邢鲲穿的是一双黑色的高帮旅游鞋,单根鞋带长172厘米,粗0.4厘米,呈圆柱状,邢鲲将两根鞋带接在一起,绑在候问室通风窗口内侧的钢筋上自缢。经法医鉴定,邢鲲的体重为65公斤左右。
记者看到这种“5·11”牌的旅游鞋,根据用尺子测量的结果,单根鞋带确有170厘米左右。警方将鞋带按当日邢鲲自缢时的方法打结,并系在一根钢筋上,一名体重有70公斤、身背5公斤器材包的摄影记者用手拉住鞋带,整个身体悬空,但鞋带看上去还比较结实,没有出现断裂、破损。在警方此前做的侦查实验中,鞋带上悬挂了70公斤的杠铃片,看上去仍有负重余地。
他为什么选择自杀?
至于邢鲲自杀的动因,有关人员说,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要分析研究他的家庭背景、生活和工作环境,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和过程,以及这次自缢的心理变化等,目前联合调查组正在对此进行调查。
记者了解到,19日17时下午,昆明市相关部门已将尸检报告结果告知邢鲲家属。然而其父邢才芳和舅舅尤增强表示,邢鲲性格开朗乐观,没有自杀的理由,对于自缢的尸检报告,他们表示怀疑,同时认为昆明检察院此次的尸检过程程序违法,该鉴定结论应该无效。因为按照法医鉴定的工作程序,尸检报告应该是针对委托家属的,应该在第一时间告知和送达家属。
怎么会有一个死角?
关于监控设备的问题。记者一行来到小南门派出所,对候问室的位置、内部结构和红外防水摄像机CIR-BB84K进行了解。记者在二楼的监控室看到,这个监测探头确实有盲区,只要靠近门边就无法看到人,只能看到地面的影子;派出所多个探头共用一个屏幕监视,民警需不停地切换画面才能及时捕捉情况。
后背伤痕怎样造成?
针对邢鲲家属提出的邢鲲尸体右侧肩胛部“缺少一块肉”的说法,警方展示了三张照片,分别是发现邢鲲死亡后在候问室里对邢鲲尸体的检查照片、后期的尸表检查照片以及死者家属拍摄的照片。前两张照片显示,邢鲲右肩胛部未出现明显的伤痕,而在邢鲲家属拍摄的照片上,邢鲲右肩胛部出现一伤痕。警方称,检察机关技术人员于12日第一时间到达邢鲲死亡现场,立即进行相关检验工作,肩背部未发现损伤。15日,技术人员对邢鲲尸体再次进行检验时,发现右肩胛部有一处3×4厘米表皮擦挫伤。该皮肤损伤仅限表皮层,程度轻微,范围局限,该范围无组织缺损,对应部位肋间软组织无损伤、出血,肋骨无骨折,胸腔未见积血。法医称,在法医学检验中,轻微的、局限性的表皮擦挫伤早期未能表现出来,随着时间推移,表皮损伤发生皮革样化,该表皮擦挫伤颜色逐渐变深,就会显示出来,这种情况是常见的。
衣服颜色为何变了?
关于衣服颜色不一致问题,警方表示视频录像中之所以出现衣服颜色的差别,是由监控摄像头自身成像特性造成的。“候问室安装的是一个红外线监控探头,不同颜色、质地的衣物在监控屏幕上会有不同的变化。邢鲲黑色的上衣在监控所拍出后显示是白色的,是设备特性造成的,并不是前后不一致。”
19日晚,记者随五华分局的民警来到了小南门派出所,并通过监控系统现场实验了深色衣服和浅色衣服在红外探头下的实际成像效果。当一名身着黑色衣服裤子的记者进入到小南门派出所候问室后,在监控屏幕上显示出的是浅色外衣图像。五华分局的民警表示,16号的情况通报现场只公布了部分可公布的录像内容,邢鲲从茭菱派出所到小南门派出所所有的视频录像在时间关系上是连贯的,可以充分证实视频录像中的就是邢鲲本人。而由于全部的视频记录太长,也不便于在16号的情况通报现场全部播放。
五华分局将整改派出所监控设备
“从进派出所开始到各个候问室的监控设备,我们将进行全面整改,目前正在进行前期的各项准备。”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负责人表示,五华分局目前已经在着手改造分局下各个派出所的摄像监控系统,力争按照看守所全覆盖全视控的标准对候问室内的监控设备进行改造。
转自2009-12-21新华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