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南精英”未完成采访之:朱启司令员

(2008-08-26 21:28:04)
标签:

北京军区

司令员

上将

朱启

温星

采访

分类: 【随笔专栏】

                 云南精英未完成采访之:

       北京军区司令员、上将朱启


  在整个“云南精英”的侯选名单里,我最想采访到的是北京军区司令员朱启上将。

  第一次飞北京之前,试图通过114查“北京军区司令部”。很快发现这实在是太过幼稚的想法——连军区电话都是保密的,更何况司令部。

  到北京后,通过采访的工作和工作之外相见恨晚式的交流,我和我的第一位“云南精英”——二炮文艺创作室主任、著名军旅作家徐剑大校成为了好朋友。徐大哥帮我找到了司令员府上的座机及秘书的手机号码。

  于是,我和这位姓白的秘书之间旷日持久的沟通拉开了序幕。

  反复说明来意,对方叫发公函,于是,我到邮局发了公函过去;两日后打电话,白秘书说已经转给首长贴身的另一位秘书,等待回音;又两日,再去电话,叫再等,我想直接找那位秘书,说跟着首长出去了,不在,至于手机号嘛,肯定不能给——我本来还想直接问司令员的手机呢,没敢开口;又是两日过去了,见我实在够诚恳,白秘书善意地提醒说,首长的许多资料和情况都属于军事秘密,是不能公开的(以前我就有这样担心的呀,郁闷),而且,首长这大半辈子还不曾接受过任何媒体的采访……

  人家话到这份儿上仍然非常客气,并未直接拒绝。于是我问:“能不能打电话向首长汇报一下,说明我的来意,如果首长不愿接受采访,我也就不再勉强了。”

  结果白秘书回答:“除非有重大军情,我们不敢轻易打扰首长。”

  那天,我直接跑到北京军区门口去了。远远望着那道巍峨的大门,我似乎能强烈地感受到,此刻,我想采访的这位解放军高级将领就端坐在里面的某一个办公室,或安静慈祥地品着一杯淡茶,或神情肃穆地审着一纸公文。

  显然,我绝对不可能冲进去,象以往那样抓到某个新闻当事人就不容置疑地即兴地开始采访——这里是北京军区,我想采访的对象是军区司令,那样没准会被当成“刺客”,一枪就给毙了。

  但我就这样一直在外面守侯到黄昏时分。当最后一抹残阳斜斜地爬上北京军区那巍峨的大门,我转身离去。又熬了一天,我浑身疲惫,工作毫无进展,内心的兴奋感和斗志却也并无一丝一毫的减少。

  不过,如此一拖,我在北京的时间就已经耗得差不多了。

  这样一位地位崇高、身份又极其特殊的采访对象,我怎么能就此放弃呢?

  第二次出差北京,第一时间就联系白秘书。

  “首长到北戴河疗养去了,要不您在北京多等一下?”

  “哦,那首长会疗养多久呢?”

  “难说了。不过每年热天都去的,每次起码两三个月。”

  这个答复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把情况反馈回报社,有人竟对我冒出一句:“你干脆撵到北戴河去找嘛,还可以顺便玩一下。”

  去北戴河玩玩我倒是想啊,可毫无线索、未经联系妥当就冲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大海捞针般地找一个大军区的司令员、一位上将做采访——天啦,这个念头太疯狂了吧!这简直是我听过的最最搞笑的黑色幽默了。

  第三次到北京——“首长在开党代会,绝对抽不出空来见你。”

  第四次到北京时似乎有戏了——听说朱启已经退休,不再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这应该是个好消息。

  “首长确实已经退居二线了,不过,他恐怕还是不便接受您的采访。”

  “为什么?退休后,他的身份就没有以前那么敏感了呀。”

  “可首长的许多资料和情况依然是保密的,得有好多年才能解密哟。”

  至此,我不得不面对这个现实:给朱启上将做深度人物专访的“梦想”,终于彻底破灭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