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嬉笑怒骂】 |
云南首例个人集资建房计划的合作各方首次集体亮相,接受了本地媒体采访。尽管参与者中也不少人对该计划的可操作性感到困惑,但更加让我们“困惑”的则是来自房地产业内人士一致指出根本“不可能”的态度。
集资合作建设房产用于自己居住——这一模式最早由北京联想集团的一名职员于凌罡提出,在引起各界众说纷纭的同时,国内好几个省份也有人站出来极力效仿之。 目前,于凌罡仍然走在这个队伍的最前例,他已经正式向工商部门提出专门就此注册一家公司的申请,但是否能得到批准,尚在未知。一个普遍认同的说法是:诱发这股前所未有的建房热潮,其根本原因在于当前房价普遍虚高,到了连“中产阶级”都难以承受的地步。在这种背景下,老百姓为解决自己的“安居梦”出此“下策”,实属被逼无奈。
关于这点,连房地产业内人士也没有谁敢否认。但是,他们自有另一番“解释”,如“地荒说”、“高成本说”等。关于第一种说法,前几天建设部以极其罕见的强烈言辞批驳过北京房地产商,已经不攻自破。关于第二种说法,且不提业内公认的至少30%以上的利润,我想请问诸位地产大亨:开发一个大的楼盘,所需资金动辄上亿,这其中究竟有多少为你们自有资金?如果真没有多少,那么你们所谓的“高成本”无非就是银行利息而已。在老百姓通常的理解里,这就是“借鸡生蛋”,是最“狡猾”的赚钱手法。
但在近期各界一致讨伐房价虚高的声音中,令人非常遗憾的是,几乎看不到任何业内人士反思的表态。就老百姓的“无奈之举”——个人集资建房,在“3.15”来临前夕成都举行的“房地产公平维权———3•15专题论坛”上,众多房地产商的一致看法是,这是个“天大的笑话”, 而且,言语之间极具揶揄、嘲讽。
集资建房究竟能走多远?其中固然有着那么多难以预料的因素,甚至还存在是否构成“非法集资罪”的法律困惑。但是,分析众多房产大亨的如此表态,我们不得不慨叹业内道德标杆的扭曲。作为国民建设中几项涉及金额最大的产业之一,客观情况是房地产业在赚取着大把大把黄金,同时,绝大多数的老百姓却在为头顶上能有一片安身之瓦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挣扎着。
在这种情况下,值得全社会共同追问的是:难道房地产大亨们就不应该承担起稍微多一些的社会责任吗?
集资合作建设房产用于自己居住——这一模式最早由北京联想集团的一名职员于凌罡提出,在引起各界众说纷纭的同时,国内好几个省份也有人站出来极力效仿之。 目前,于凌罡仍然走在这个队伍的最前例,他已经正式向工商部门提出专门就此注册一家公司的申请,但是否能得到批准,尚在未知。一个普遍认同的说法是:诱发这股前所未有的建房热潮,其根本原因在于当前房价普遍虚高,到了连“中产阶级”都难以承受的地步。在这种背景下,老百姓为解决自己的“安居梦”出此“下策”,实属被逼无奈。
关于这点,连房地产业内人士也没有谁敢否认。但是,他们自有另一番“解释”,如“地荒说”、“高成本说”等。关于第一种说法,前几天建设部以极其罕见的强烈言辞批驳过北京房地产商,已经不攻自破。关于第二种说法,且不提业内公认的至少30%以上的利润,我想请问诸位地产大亨:开发一个大的楼盘,所需资金动辄上亿,这其中究竟有多少为你们自有资金?如果真没有多少,那么你们所谓的“高成本”无非就是银行利息而已。在老百姓通常的理解里,这就是“借鸡生蛋”,是最“狡猾”的赚钱手法。
但在近期各界一致讨伐房价虚高的声音中,令人非常遗憾的是,几乎看不到任何业内人士反思的表态。就老百姓的“无奈之举”——个人集资建房,在“3.15”来临前夕成都举行的“房地产公平维权———3•15专题论坛”上,众多房地产商的一致看法是,这是个“天大的笑话”, 而且,言语之间极具揶揄、嘲讽。
集资建房究竟能走多远?其中固然有着那么多难以预料的因素,甚至还存在是否构成“非法集资罪”的法律困惑。但是,分析众多房产大亨的如此表态,我们不得不慨叹业内道德标杆的扭曲。作为国民建设中几项涉及金额最大的产业之一,客观情况是房地产业在赚取着大把大把黄金,同时,绝大多数的老百姓却在为头顶上能有一片安身之瓦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挣扎着。
在这种情况下,值得全社会共同追问的是:难道房地产大亨们就不应该承担起稍微多一些的社会责任吗?
2005-3-28
前一篇:执法者,受点委屈又何妨?
后一篇:“李霞自杀事件”悬疑重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