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新民晚报》体育的辉煌

标签:
体育 |
分类: 如烟旧事 |
获奖作者之一:《新民晚报》老记者卢璐(右),现定居美国加州洛杉矶。
(文新联合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缪国琴颁奖)
前天下午,重回文新大厦,参加《新民晚报》报庆80周年系列活动——“我们的第一”最具影响力体育报道评选颁奖仪式。算起来,我也是《新民晚报》体育部的老人了。1986年至1996年间,我曾任该报体育部副主任、《新民体育》报常务副总编辑。
“我们的第一”最具影响力体育报道评选活动是《新民晚报》创刊80周年报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新民晚报》体育部策划,评选《新民晚报》1982年复刊以来,体育版上刊登的最具影响力的新闻作品。在20篇候选作品之中,我有四篇文章入选。
围棋世界冠军常昊专程前来捧场。1984年,常昊七岁的时候,我是中国体育新闻界第一个报道常昊的记者,常昊的围棋天份,从此为人所知。常昊说,他的名字,当时是第一次被印成了铅字。此后,我见证了常昊的成长。如今,常昊的孩子,也已经九岁了。(后立者为《新民晚报》围棋记者张建东先生)
申花俱乐部新闻发言人谢晖也是嘉宾之一。他专门带来了德国著名教练施拉普纳先生的一封信。施大爷说,他因为在德国有一个重要的会议,无法出席今天的颁奖会。但是,施大爷在信中多次“感谢徐世平先生当年在策划上海大众出资引进‘洋教练’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谢谢施拉普纳,谢谢他还记得我。
《新民晚报》体育部历任领导。左起:阎小娴、王倜、徐世平、赵有余(赵雨)、彭正勇、张攻非、张德祥(秦天)。我和彭正勇,算起来应该是《新民晚报》复刊后的第二任部领导。
《新民晚报》的前任总编辑丁法章(中)和金福安。我在《新民晚报》,当了十六年副处级干部,最后总算在金福安手里,将那个副字去掉了。
《新民晚报》八十年代初的体育部骨干。左起:蒋家风、卢璐、徐世平、葛爱平。除此之外,应该还有李为华、薛莉莎、张向潮(向潮)、蒋是枢(肖强)、李京红等人。蒋家风仍在体育部,现在是副主任。葛爱平,跑到《体坛周报》去了。
左二为白子超,体育版编辑,已退休。左三是蒋是枢先生。
现任《新民晚报》体育部主任阎小娴。这位小妹,是我当年从新华社体育部挖来的人才。因为辈份的关系,所以拍照片,大哥我必须坐着。
领奖。
世界足球小姐孙雯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