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吃杨梅

(2007-06-14 17:26:45)
标签:

杨梅

杨梅烧酒

嬷嬷

亲情

分类: 如烟旧事
    雨下了两天了。但是,气象专家说,上海依然没有“入梅”。据说,连续下雨五天以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入梅”。

每到梅雨时节,我都会联想到杨梅。因为,杨梅的收获季节,都是在梅雨期。我一直弄不明白,两个名词之间,究竟有没有关联呢?毕竟,都有一个“梅”字。

这几天,我的大姐又在张罗着,要去余姚乡下吃杨梅去了。其实,我非常向往去乡下吃杨。无奈工作太忙,估计又是脱不开身的。

余姚杨梅,颗大、色艳、汁多、味重,自古名噪海内外,并有余姚杨梅冠天下的美誉。1995年,余姚被还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杨梅之乡。我妈妈是余姚人。不过,出生地后来划归了慈溪。据说,余姚和慈溪毗邻,自古就划分不清,“连筋带肉”。解放后,两县地界多次变动,最大的一次是1954年,大古塘以北棉区划归慈溪县,慈溪县西部稻区、山区划归余姚县。不过,现在都属于宁波市管辖了。

我妈妈的姐姐,我们叫嬷嬷。现仍居住在慈溪龙南的寺下村。我小时候常去。这个地方,都是丘陵。一般而言,农家都是房前是田,屋后是山。我记得,嬷嬷的家,屋后有一条小径,可以直通山顶。山坡上,栽有大量的杨梅树。每年的收获季节,最惬意的一件事,就是自带一张席子,铺在杨梅树下,然后用脚一蹬,可口的杨梅便会纷纷掉下,可以用嘴去接。我印象中,嬷嬷家所在的村子,原先是叫“树下”的。因为,在村里有一棵大树,据说已有千年。树干需要五六人才能合拢。树干有一树洞,人可以躬身而入。在这棵参天大树之下,人都会有一种被庇护的感觉。

我的体会,杨梅是不能多吃的。主要是牙齿受不了。几天之内,吃任何东西,牙都是酸酸的。其实,杨梅是一味药用果品,据说其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果糖、葡萄糖、柠檬酸、多种维生素、纤维素以及铁、钙、磷等物质。《本草纲目》也有说法,称其能生津止渴,和五脏,涤肠胃,除秽气

每次从乡下回来,嬷嬷经常会让我们带回几瓶用杨梅浸制的酒。俗称杨梅烧酒。这种酒色泽红艳,滋味清甜,炎夏饮服,可清暑热、祛风湿,是一种养生保健佳酒。我们家的人,似乎肠胃都不太好。因此,每当有腹泻之类的毛病,都会去服用杨梅烧酒,效果奇佳。最近几年,我在上海交大读EMBA的陈伟兴同学,他几乎每年要给我送上几瓶杨梅烧酒。据说,他都是用上好的五粮液酒浸制的,杨梅更不用说。夏天的时候,挑几颗用酒浸制的杨梅,放在冰镇的啤酒里,味道好极了。

余姚乡下,我的直系长辈,大概只剩下嬷嬷一人了。不过,还有众多的表姐妹表兄弟。我这个城里人,每次到乡下去,都得到了他们的关照。农村的体验,可能是你一辈子都忘不了的事情。说来奇怪,我的儿子,也特别的喜欢乡下。喜欢田野阡陌纵横的感觉。因为,我们的祖辈,都是农民。同这片土地,有着割不断的亲情。

无奈的是,命运将我们扔在了城市。一个让人无法安静的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