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候,在北京出差,看到北京电视台的一则新闻。
该片是述说北京的中小学生“起早摸黑”学习忙的。冬季北京的白天本来就短,于是,我们看到了这些莘莘学子“鸡叫起床、鬼叫倒床”的情景。甚为感叹。于是,北京市的教育部门决定推迟中小学生的上课时间,并对早自修的时间,作了硬性的规定。
昨天,上海160万中小学生也迎来了新的学期。上海和中央的媒体,也纷纷报道了上海卢湾区教育部门调整中小学生作息时间的新闻。该规定,将推迟学生到校时间,保证睡眠;同时,取消早自修时间,让孩子们在操场上自由锻炼和游戏。
我的儿子,早已进入大学门槛。但是,对中小学生的负担,却深有感触。当时,中小学校,都要求学生7点半到校,然后是早自修。我不知道,当时的规定,是怎么制定出来的。七点半到校,就意味着学生们必须六点起床,而他们的家长,则必须五点半伺候。过去,我儿子一直是在学校寄宿的。我听说,他曾多次发生一觉睡过头、连起床铃声都没有将其叫醒的事情。学习之累,可见一斑。
念初中的时候,儿子突然提出,想回家走读。我们无法拒绝儿子的这种想法。因为,他从小就是在外寄宿的,从托儿所开始。从家庭亲情的角度着眼,让我们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儿子转学。于是,他从寄宿的进才中学北校,转学到了延安中学初中。延安中学离我们家,坐公交车约四站路。儿子从此开始了闻鸡即起的生活。这一年,辛苦至极。他经常在回家的途中,坐在公交车上睡着了,以致于错过了下车的站点。中考的时候,填志愿,他所在的徐汇区,有两个市重点高中可供选择,一个是南洋模范中学,一个是位育中学。结果,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寄宿的位育中学。理由是简单的:走读太累了。
去年的时候,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了对北京、上海、广州、长春、兰州、成都等6个城市近2500名中小学生的生活状况调查。其结果是令人吃惊的。66.6%的小学生、77.1%的中学生睡眠不达标,20%左右的中小学生睡眠质量欠佳。专家表示:睡眠不足、睡眠质量不佳已经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对青少年的学习效率也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上海市教委的《上海市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也显示,上海中小学生身体状况不容乐观。男女生肥胖检出率高于全国平均指标,而耐力、力量素质等则呈下降趋势。上海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更是居全国第一。
现在,北京上海的中小学生,已解决“鸡叫起”的问题。但是,“鬼叫睡”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激烈的中考竞争,然后是大学的名牌之争,社会家庭的各种压力,都在无形之中增加中小学生的负担。这种人才的选取制度,若没有根本的改变,鸡叫鬼叫的诸多问题,似乎难以解决。
人山人海路一条,你清我醒又柰何?
加载中,请稍候......